凤蝶总科昆虫分布极为广泛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但其科级分类一直存在争议,是鳞翅目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项目以我国凤蝶总科的眼蝶科、环蝶科、珍蝶科、喙蝶科、蛱蝶科、蚬蝶科、粉蝶科、灰蝶科、凤蝶科、绢蝶科和蛱蝶科代表性物种为研究对象,以弄蝶总科的直纹稻弄蝶为外类群,拟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或克隆测序方法获得mtDNA和与蝶类翅发育相关的核基因序列后,应用Dnastar软件包、PAUP*等软件进行单一基因和联合基因数据分析的方法,探讨凤蝶总科各科级之间系统发育关系,以得到凤蝶总科较为一致的系统分析结果,并结合化石资料分析该总科各科之间的首次分歧时间。通过本项目可深入了解凤蝶总科在我国的分布规律与演化趋势,澄清凤蝶总科各科的分类地位,并阐明适用于蝶类高级阶元系统发育树重建的基因序列组合,深入了解凤蝶总科物种起源和分化,对农林生产、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凤蝶总科昆虫分布极为广泛且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所以一直以来受到人们重视,在形态分类学方面已有较广泛的研究。但凤蝶总科昆虫的科级分类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也是鳞翅目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为研究蝶类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重要手段。本项目1)通过对凤蝶亚科11属27种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测定,以阿波罗绢蝶为外群构建了凤蝶亚科的系统发育树,初步探讨了其系统发育关系。2)测定了线蛱蝶亚科9属21种蝶类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已经测定了该基因序列的另外17种蝶类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重构了线蛱蝶亚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树,初步探讨了其系统发育关系。3)采集了我国凤蝶总科11科的代表物种,原计划仅获得蝶类线粒体个别基因部分序列进行研究,本项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获得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来进行,目前已经获得7科14种蝶类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和剩余3科3种蝶类的线粒体基因组部分序列。实验工作及后期的数据分析难度显著增加,而这使得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本课题研究结果对研究物种的系统进化、动物地理区系的形成和发展等有理论参考价值,也对农林生产、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时间序列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肺结核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基于资本驱动的新型互联网营造系统初探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常用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
中国蚱总科昆虫分子系统学和进化研究
东亚特有鲤科鱼类的分子进化及物种分化研究
中国尖蛾科分类研究(鳞翅目:麦蛾总科)
尺蛾总科和钩蛾总科的系统演化及听器的进化地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