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刺参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养殖品种,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中产值最大的一个品种。然而,养殖的过速发展和不规范运作导致病害频频发生,给广大刺参养殖业者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病害已成为限制刺参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化皮病"是目前最为流行和影响最为严重的疾病。现有研究证明病原菌感染是导致仿刺参"化皮"的主要原因,但对其感染机制和致病因子仍不清楚。本项目拟在已获得仿刺参"化皮病"病原菌(希瓦氏菌、灿烂弧菌)的基础上,利用杂交瘤技术分别制备上述2种病原菌的单克隆抗体,并以此为工具通过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病原菌的侵染途径及在仿刺参体内的定植、增殖规律,并分析仿刺参"化皮"与病原菌在体壁中定植的关系;利用体外细胞模型实验,以单抗作为示踪工具分析病原菌的侵袭机制。此外,利用体内感染和体外细胞模型实验初步分析病原菌的毒力因子(外膜蛋白、胞外产物和脂多糖)的致病性及致病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miR-5591靶向AGER/ROS/JNK抑制MSCs氧化应激损伤在糖尿病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
仿刺参“化皮”过程转录组差异mRNA和miRNA的动态表达谱及调控网络分析
仿刺参的化学防御策略研究
仿刺参“化皮”体壁组织DNA甲基化分析及DNMT1与miR-148a/miR-152相互调控机制研究
猕猴桃对软腐病病原菌Botryosphareia dothidea侵染的应答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