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存在免疫逃逸现象,但其发生机制未明。我们在研究胶质瘤干细胞(GSCs)恶性生物学特性时发现,GSCs具有很强地抵抗自然杀伤(NK)细胞毒性的能力。进一步检测发现GSCs较分化型胶质瘤细胞(non-GSCs)低表达NK细胞激活性受体NKG2D的配体MICA/B蛋白,且二者MICA/B mRNA表达无差异。据此本项目提出"MICA/B介导GSCs逃逸NK细胞毒性"的假说,拟进一步探讨抑制MICA/B在GSCs表达的miRNAs机制,采用上调GSCs MICA/B表达和抑制相关miRNAs功能的方法,利用Cr释放试验、ELISA、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MICA/B和相关miRNAs在GSCs抵抗NK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为针对GSCs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免疫逃逸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也是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先决条件。肿瘤细胞群体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行为具有极大异质性,其中一小群具有干细胞样特性的肿瘤细胞称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最近研究证实,获得性免疫应答无法彻底清除肿瘤细胞,反而促进富集了CSC,表明肿瘤微环境中CSC与获得性免疫之间存在密切“相互对话”。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固有免疫是否也会影响CSC生物学特性,是否调控CSC转移。最近研究显示,获得性免疫系统完全缺失的小鼠体内可以发生肿瘤免疫编辑。在这种小鼠体内,肿瘤免疫编辑依赖于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分泌的IFN-γ。因此我们推测,NK细胞所介导的异常编辑可能调控CSC生物学特性,促进肿瘤转移。.本项目围绕这个核心科学假说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发现:1、乳腺癌进展过程中,肿瘤浸润NK细胞无法抑制CSC介导的肿瘤转移;2、乳腺癌CSC对NK细胞杀伤的抵抗特性促进乳腺癌CSC转移;3、CSC低表达MICA/B 介导其逃逸NK 细胞杀伤并导致肿瘤转移;4、CSC高表达miRNA-20a,后者抑制MICA/B 表达水平,降低CSC对NK 细胞杀伤敏感性,促进转移;5、诱导分化剂全反式维甲酸(ATRA)通过下调CSC miRNA-20a表达水平,恢复MICA/B 表达,增加CSC对NK 细胞敏感性,抑制转移。6、miRNA-20a抑制TIMP2表达,促进胶质瘤CSC侵袭。.本项目首次揭示了肿瘤免疫逃逸导致肿瘤转移的一种新机制,即CSC可以通过逃逸NK细胞免疫识别和清除,促进肿瘤远处转移。我们阐明了miR-20a-MICA/MICB轴介导CSC逃逸NK细胞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为抑制CSC免疫逃逸相关转移提供了潜在干预靶点。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肿瘤研究经典期刊《Cancer Research》。我们还第一次证实了miR-20a在胶质瘤CSC高表达并促进了CSC的侵袭能力,为抑制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提供实验依据。这一研究成果已在《Oncogene》在线发表。.综上所述,本项目首次发现了一个重要“癌基因”非编码RNA,miR-20a,对乳腺癌和胶质瘤CSC生物学行为的全新调控作用,为靶向CSC的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潜在的干预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A Prehepatectomy Circulating Exosomal microRNA Signature Predicts the Prognosis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 Benefits i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MicroRNAs 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Associated With Fibrosis Involving Different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基于PLC-IP3-Ca2+/NO-cGMP-PKG信号通路的半夏泻心汤防治糖尿病胃轻瘫的机理研究
分子伴侣Calnexin/Calreticulin和Erp57在流感病毒HA蛋白成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67kDa层粘素受体下调MICA/B诱导胆管癌细胞逃逸NK细胞杀伤的分子机制
雌激素联合miR-20a促进卵巢癌细胞MICA/B表达并介导其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缺氧微环境活化RANKL/RANK通路靶向NK细胞介导乳腺癌干细胞免疫逃逸机制研究
脑胶质瘤中协同刺激分子B7-H6调控NK细胞抗肿瘤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