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是为一类原因不明的主要以心室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为35岁以下人群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肌能量代谢异常是心肌病主要的生化异常。线粒体是心肌进行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其功能异常会导致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对线粒体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心肌病发病的病因和机制。本研究旨在选择与线粒体功能相关的生物探针,利用PET分子影像,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中不同氧化循环代谢通路的活性,结合放射自显影及线粒体相关形态及功能检测,研究线粒体形态及功能变化及与心肌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心肌病的发病机制。RP1004是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 MC-1)潜在的抑制剂。本研究首次将18F-RP1004用于线粒体PET分子靶向显像,通过反映MC-1功能状态,可准确、定量反映线粒体功能损伤的程度,临床上可作为新的无创性评价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优选手段,用于心肌病线粒体功能异常的诊断。
心肌病是为一类原因不明的主要以心室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为35岁以下人群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肌能量代谢异常是心肌病主要的生化异常。线粒体是心肌进行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其功能异常会导致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对线粒体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心肌病发病的病因和机制。本研究结果显示OTs-P1OP是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 MC-1)潜在的抑制剂,将18F标记于用于OTs-P1OP时,合成产物不能很好用于动物显像。本研究同时进行了18F-FDG在大鼠心肌病模型及正常对照组中的动态显像,18F-FDG作为分子靶向探针,通过观察心肌细胞的功能代谢活性的变化,结合线粒体相关形态及功能检测,可间接、定量反映线粒体功能损伤的程度,临床上可作为新的无创性评价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的优选手段,用于心肌病线粒体功能异常的诊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分子在不同病生理 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Deep Learning With 18F-Fluorodeoxyglucose-PET Gives Valid Diagnoses for the Uncertain Cases in Memory Impair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miRNA与糖尿病心肌病
基于 PET 的湿热地区冬季树木对小气候影响的实测 研究
基于Nrf2/ARE信号通路人参皂苷CK靶向调节Aβ沉积耦联氧化应激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LncRNA-HOTAIR表观遗传调控miR-34a的表达影响肝癌细胞侵袭迁移及转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线粒体损伤介导的活性氧在高糖酵解肺癌转移形成机制的分子影像学研究
基于线粒体保护的水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影像研究
Calreticulin-STAT3/PKC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损伤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病中的分子机制研究
ASMase调控线粒体损伤依赖性铁死亡诱发糖尿病心肌病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