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飞猛进的工业化进程大大增加了中国的食品安全风险,也给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政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研究将聚焦三个核心的科学问题的研究:第一,回顾历史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归纳和总结在不同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对食品安全风险的影响途径和模式,找出规律与共性,同时从监管意愿与能力两方面对具有代表性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类型比较;第二,结合当代中国的现实特征,构建评估中国食品安全形势的主要指标,找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程度的主要因素,构建各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数理模型;第三,从监管独立性、信息能力建设、监管风格法治化、扩大参与性监管治理以及强化监管基础设施建设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和优化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总结工业化模式与食品安全之间的风险关系、构建影响食品安全因素分析模型、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政策。
本课题研究工作自2012年1月开始以来,先后召开了7次课题组成员会议,搜集各类中英文文献230余份,初步建立了“中国省级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数据库(2000-2013)”,同时先后奔赴全国3个直辖市、6个省的11个地级市,就当地的食品安全监管改革及情况开展深度调研,多次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部门开展调研访谈10余次,并先后赴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交流。. 三年来,课题团队成员共在相关领域内发表英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中文非核心期刊论文3篇,全面超额完成课题计划书当初所提出的发表5篇高质量论文的承诺。本人先后还参与了《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年度报告》、《2014年中国食品安全蓝皮书》相关章节的编写工作。同时,本人致力于通过内参文件、书面建议、内部研讨会、媒体采访等不同形式为《食品安全法》修订、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与交流、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等问题献计献策,多次受国家食药总局邀请参加相关法律修订和政策咨询的会议,并获邀成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咨询专家。. 自从课题立项以来,本人曾经先后参加各类一流国际学术会议4次,国内相关学术会议5次,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联合举办了1次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就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及其研究都发表了演讲,并与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蒙古等国的食品安全研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也远远超出了本人课题研究计划书中争取参加1-2次国内外顶尖学术会议的承诺。三年来,本人一共指导了16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8名,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2名,在职专业型研究生6名,其中已有10名学生已经顺利通过答辩毕业。这16名硕士研究生中,应用本课题的经费和调研资源,以食品安全监管相关议题作为研究选题的学生有11名,内容涉及食品安全的方方面面。此外,本人接受过采访的媒体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北京分社、凤凰卫视、《南方日报》、《南方周末》、《财新》等10余家,接受采访的次数约为20余次,在相关报刊杂志上发表评论10余篇,其中曾就上海福喜事件等热点事件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每周质量报告》的多次采访。. 未来本人将继续申请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同时希望基金委能够继续对本人的相关课题予以支持,从而让本人能继续有机会为优化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贡献绵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媒体监督的交易成本对我国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之监管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制度要件价值的视角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策略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与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