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采用材料研究、器件设计及制造工艺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研究模式,研究Mg4Nb2O9基陶瓷的烧结特性、微波介电性能及其在多层微波器件应用方面的材料基础问题。通过不同烧结助剂对材料降温效果的研究,实现对Mg4Nb2O9基材料微波介电性能和烧结特性的调控,探索该材料低损耗、低温烧结机理,获得烧结温度900oC的低介LTCC微波介质新体系;研究Mg4Nb2O9系LTCC微波介质桨料特性,以及陶瓷-银电极共烧特性,揭示影响陶瓷桨料特性的因素,以及异质材料的低温共烧、化学兼容、界面结构等特征,获得一种低温烧结和高性能兼优的LTCC微波介质新材料,为其在微波器件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低温共烧多层陶瓷器件(LTCC)可以有效减小器件尺寸、实现集成化,有重大应用价值。刚玉型结构Mg4Nb2O9(MN)陶瓷具有低介电常数、超低损耗,但是该材料的烧结温度高达1400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值大(τf = -77 ppm/℃),无法用做LTCC材料。本项目通过元素置换、添加烧结助剂、制备纳米粉体以及制备复合陶瓷实现低烧结温度(≤900 ℃)、并调控其微波介电性能。. Mg4(Sb,Nb1-xVx)O9(x≤0.3)和(Mg4-xLix)(Nb1.92V0.08)O9-δ(x≤0.8)在x取值范围内形成了连续固溶体,陶瓷烧结温度降低到950 ℃,由于形成了晶格缺陷,Q×f值降低;在晶格缺陷和液相协同作用下添加Li2CO3-V2O5 (LV)的MN陶瓷925 ℃实现了致密化,且与Ag有很好的化学兼容性;纳米TiO2 (80 nm)和LiF共掺杂MN的烧结温度降至800 ℃,亚微米晶陶瓷εr=15.7,Q×f=32000 GHz。通过高能球磨获得了粒径为50-80 nm的MN纳米晶,一种简单、大批量制备MN纳米粉体的有效方法。制备了MN/CaTiO3、MN/SrTiO3复合介质,调节了MN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陶瓷在800 ℃实现致密化烧结,其微波介电性能εr=26.5,Q×f = 6070 GHz,τf=-12 ppm/℃,一类性能优良的LTCC微波介质。. 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MN陶瓷,其微波介电性能与传统工艺制备的陶瓷相近,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另外,本项目还拓展了研究内容,开发了Ca5A4(VO4)O6(A=Mg、Zn、Co)、Mg2SiO4、AWO4 (A = Ca, Ba, Sr)等新型低温烧结、低介电常数、高Qf值微波介质。本项目发表SCI论文13篇、申报发明专利3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Mo基新型LTCC微波介质陶瓷的结构/性能调控基础研究
超低介陶瓷基LTCC微波材料实现机理及应用研究
面向SIP的多K值Li2O-Nb2O5-TiO2系LTCC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应用基础研究
空间映射方法研究及其在微波LTCC电路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