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矫治是对青少年犯罪人进行心理咨询和教育改造的重要策略,而分类标准的科学建构是青少年犯分类矫治的前提。项目拟对青少年暴力犯两类暴力攻击行为-冲动性暴力攻击和预谋性暴力攻击的神经心理机制和行为特征进行横断及纵向研究。通过量表测评、查阅犯罪卷宗及深度访谈,筛选并初步确定两组男性青少年暴力犯;通过测量基础皮肤电阻、基础心率和EEG,比较两类暴力犯的生理唤醒水平;通过24小时尿5-羟吲哚醋酸、空腹唾液睾酮浓度的监测,比较两类暴力犯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元和雄激素代谢水平;通过抑制控制和情绪情境下抑制控制的ERP和fMRI研究及纵向随访,深入研究两类暴力犯攻击行为脑机制的异同及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检测青少年暴力犯暴力攻击分类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项目研究成果将揭示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神经心理机制及发展变化规律,为青少年暴力犯的分类矫治建立理论基础,并提供客观的神经心理依据。
项目初步探索了青少年暴力犯分类矫治的神经心理学证据。使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生理检测、眼动及ERP等多元化方法和技术对两类暴力犯做分类比较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探明了冲动性暴力犯与预谋性暴力犯在生理唤醒水平、注意、抑制控制、痛觉共情等神经心理机制上的差异。该项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所获取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契合司法部正在倡导的循证矫正工作,得到司法部常务副部长张苏军的充分肯定及司法部循证矫正领导小组的采纳,为司法系统的实务工作部门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冲动性暴力犯在愤怒情绪下抑制控制的加工特点及神经机制
青少年品行障碍冲动性暴力犯罪者认知功能及脑磁共振研究
基于多模联合分类的校园暴力与言语欺凌识别算法研究
青少年品行障碍暴力犯罪者Robo2基因多态性与脑神经网络发育缺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