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是医学实践的最关键环节之一。1997年,卡特林那首次克隆分离了痛觉受体,开创了痛觉研究的新纪元。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在发炎过程中富集的一些信号多肽,如Bradykinin,Prostaglandin,Nerve growth factor(NGF,神经生长因子),能增强神经对痛觉的敏感度。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是免疫调控的核心,对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感受疼痛过程中的作用,人们依然所知甚少。两年前,我开始了研究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生物大分子对神经元细胞痛觉感受的调控。初步的实验结果发现了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在神经细胞的表面,并能增强神经元细胞的痛觉感受。我希望能够在这些初期结果之上,进一步深入探究其调控的化学生物学过程和分子机理,并开发特异性镇痛药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时显式算法稳定性条件
基于lncRNA-RIK调控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Fenretinide抗骨肉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痛(感)觉传递新“gate”——DRG对外周痛觉信号传递的调控及对疼痛行为的影响
针刺镇痛机理研究(针刺和药物镇痛的离子基础)
炎性物质和水杨酸类药物调节痛觉信息传递的机制研究
痛觉超敏疼痛矩阵"失衡"及其针刺镇痛的"再平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