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材料,尤其是高磁导铁磁材料可通过加外磁场、加外应力和改变磁路等三种方式实现退磁效应。这三种退磁方式可分别称为磁致变磁导、应力变磁导及位移变磁导。本研究旨在:1)系统的研究几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异型铁磁材料的应力变磁导及位移变磁导特性,2)制备应力变磁导及位移变磁导型异型铁磁∕铁电复合材料,探索其电磁耦合性质,及其对材料几何形状、材料参数及尺寸的依赖关系,并由此优化电磁复合材料的制备,发展出数种适应不同用途的电磁传感器件,3)在应力变磁导及位移变磁导型电磁传感材料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微振动-电能的几种可行的转换方式,技术条件及转换效率,及其对材料参数,几何形状及尺寸的依赖关系,4)分别研制出有外应力条件和无外应力条件下的微振发电器件以及集成装置,为微振发电走向实际应用奠定可靠的理论及实验基础。
本项目执行期(2009.10.-2012.12.)内,本项目组取得成果如下:.1)完善了已有的磁电效应器件的制备技术,相应工作已发表 [1 - 2 ],并申请了相关技术专利(已公示);.2) 研究了层状复合材料的磁电容效应, 观察到共振相关的磁电容现象,相关结果及论文已发表;.3) 拓展了项目拟定的研究范畴,将原来拟定的单纯的铁磁振动微振发电研究拓展至包括铁电振动微振发电的研究,铁电振动微振发电研究中还包括驻极体振动的发电器件,以及同时包含铁磁振动和铁电振动的所谓多铁微振发电器件的研究及设计,并研制了四种微振发电工作模式并已申请了三项专利(2-4,已公示);.4) 以上述研究内容为基础,申请了新的基金项目“多铁微振发电器件及集成”,并获批立项;5) 完成了部分关于压力条件下微振发电的研究成果,已发表;.6) 目前正在对微振发电元件做集成研究, 以期研制出多单元的微振电池;7)已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2篇,均被SCI所收录;.8)已申请发明专利四项,均已公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lncRNA-RIK调控巨噬细胞M2型极化在Fenretinide抗骨肉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基于LTCC技术的新型铁电/铁磁多铁性复合材料基础研究
铁磁/铁电多铁异质结微畴介观磁电耦合研究
外场调节铁电铁磁复合左手材料电磁特性的研究
柔性铁电/铁磁复合结构中多重物理场对磁各向异性的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