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材料骨诱导性, 是解决大段骨缺损治愈的有效途径。外加生长因子或仿生设计优化材料,是目前提高骨诱导性重点研究的方向。但外加生长因子涉及到免疫性、功能单一等问题。骨组织是天然压电体,利用压电陶瓷与天然骨压电效应相似的特性,电学仿生设计骨修复材料,实施电刺激成骨,为方便有效的诱导方法,但也存在无铅压电陶瓷电活性低,成骨量少的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将新型无铅压电陶瓷钛酸铋钾(KBT)与具有诱骨功能的矿物中药自然铜复合,制备具有仿生、诱骨、治疗功能的骨修复材料。复合过程中,部分自然铜进入KBT晶格提高压电性能,解决KBT电活性低的问题;植入体内后,压电效应产生的电场可加强自然铜中微量元素在骨缺损处的聚集,更利于成骨,二者特性相互促进,协同诱导成骨。通过系统研究自然铜、压电性能与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成骨性能间的关联关系和变化规律,揭示协同诱骨机理,为新型诱骨性材料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完成计划任务情况及取得的突出成绩和重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柠檬酸盐水热法合成纳米晶KBT粉体并制备自然铜/KBT复合材料.以TiCl4、Bi(NO3)3和K2CO3为原料采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低温烧结制备了纳米钛酸铋钾(KBT)粉体。结果表明,TiCl4浓度为1.5 mol/L时,700 °C煅烧2 h合成了单相的片状K0.5Bi0.5TiO3纳米粉体,粉体颗粒边长大约在100~300 nm,厚度为20~50 nm;与固相法相比,烧结温度降低了300 °C;与未添加柠檬酸盐的KBT相比,柠檬酸盐改性后的KBT粒子具有良好的分散性,且能有效抑制晶粒长大。常压烧结制备了不同成分配比的自然铜/KBT复合材料。.(2)揭示了自然铜、KBT成分配比对复合材料结构、力学性能、压电性能影响规律;.发现随着预烧结温度的增加、烧结温度的增加,硬度值增加,抗压强度增加。常压烧结1050°C、预烧结温度500°C、3%自然铜含量所得自然铜/KBT复合材料里氏硬度值最大399HL,抗压强度30MPa.随着预烧结温度的增加、烧结温度的增加自然铜/KBT复合材料压电系数增加,自然铜含量增加,自然铜/KBT复合材料压电系数先增加后减少,常压烧结1050°C、预烧结温度500°C、3%自然铜含量所得自然铜/KBT复合材料压电系数最大27 pC/N。.(3)弄清自然铜、压电陶瓷压电性能协同作用对体内外骨组织构建的影响规律,提出骨诱导机理解释。.自然铜/KBT复合材料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生长、分化、增殖,KBT/5% 自然铜呈现更好的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效果。动物体内种植成骨性能研究表明,KBT/自然铜材料具有优良的体内成骨特性,相对于KBT缩短了成骨周期。自然铜与KBT复合,在烧结的过程中,煅自然铜中的Fe离子可以进入到压电陶瓷的晶格中,取代A、B位离子形成固溶体,提高压电性能。超过固溶极限后,自然铜可以独立物质形式均匀分布于KBT基体中形成压电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经过极化处理植入骨内,压电效应产生的电场,能加强自然铜所含微量元素在骨缺损部位的聚集,更好的发挥其促进成骨作用。因此,二者复合后,各自特性能相互促进,协同诱骨成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TRF2通过端粒外效应激活Wnt通路调节Müller细胞重编程抑制感光细胞退行性改变的作用机理研究
钛酸铋钠基弛豫铁电陶瓷压电性能增强机理
片式滤波器用钛酸铋钠基压电陶瓷的低温制备与性能缺陷调控研究
自组装织构钛酸铋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结构与性能基础研究
铌酸钾钠基压电陶瓷铁电畴的纳米结构调控及其与相界协同作用对陶瓷压电性能的增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