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在肝癌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Tumstatin与整合素αVβ3结合并选择性地定位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而发挥作用,但关于Tumstatin与整合素αVβ3结合后影响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凋亡和Tumstatin与αVβ3整合素受体相互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封闭整合素αVβ3基因能够抑制肝癌新生血管形成、诱导凋亡,并且成功构建了Tumstatin表达载体并验证其活性。在此基础上,拟通过比较Tumstatin多肽和整合素αVβ3的反义基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肝癌细胞和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肿瘤信号转导、凋亡相关基因和血管生成相关信号通路并进一步验证,揭示整合素αVβ3与Tumstatin之间的作用机制,寻找新的抗肿瘤新生血管的治疗方法。
原发性肝癌在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第六位,在癌症致死的相关肿瘤中排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每年都有超过50,0000的新增病例,同时更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具有双重血液供应系统,静脉和淋巴引流途径较多,具有生长迅速、易肝内转移及远处转移的特点,肝细胞肝癌对单一化疗或放疗的效果不理想,所以肝癌的治疗多采用药物联合的方式,可有效提高肝癌的治愈率及改善预后。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途径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白介素-6,表皮生长因子等20余种刺激肿瘤细胞生长相关的因子,抗血管生成治疗目前也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研究发现Tumstatin是整合素α3β1,αVβ3的作用蛋白,针对Tumstatin进行肝癌抗血管生成治疗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COX-2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能力密切相关。C0X-2的高表达,激活了肿瘤细胞的凋亡逃避机制,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抑制了凋亡。因此抗血管药物与C0X-2选择性抑制剂--meloxicam的联合对肝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检测Tumstatin(74-98)多肽对HUVEC细胞增殖、粘附、迁移、侵袭及凋亡能力的影响;检测HepG2细胞在Meloxicam处理前后,肿瘤细胞增殖、粘附、迁移、侵袭及凋亡能力的变化;检测meloxicam不同时间点处理后,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检测出COX-2产物PGE2依赖相关的蛋白的表达变化;裸鼠皮下成瘤,检测抗血管多肽Tumstatin74-98联合meloxicam对肝癌裸鼠皮下模型的联合治疗作用。结果: (1)抗血管多肽Tumstatin(74-98)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迁移、侵袭及促进凋亡的作用,但对肝癌HepG2细胞无明显的作用。(2)Meloxicam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粘附、迁移、侵袭及促进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3)Meloxicam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发生,可同时通过COX-2依赖的机制和COX-2非依赖的机制来进行。(4)抗血管多肽Tumstatin(74-98)联合Meloxicam能够明显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结论:抗血管多肽Tumstatin(74-98) 联合Meloxicam在肝癌的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Engineering Leaf-Like UiO-66-SO_3H Membranes for Selective Transport of Cations
多功能智能化壳聚糖超声纳米泡介导siRNA-p23/MDV3100治疗耐药CRPC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肝癌中通过整合素avβ3对血管生成的调控机制
整合素αvβ3靶向性人参皂苷Rg3纳米微粒抑制肺癌血管新生及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肿瘤血管αvβ3整合素受体靶向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
新生血管靶向性融合蛋白tumstatin-TNF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