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19-20世纪的"现代中国建筑观念"是如何出现的?这个问题不但是近现代中国建筑学科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对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一直以来由于历史原因,相关史料分布广泛分散、搜集困难、缺乏有效的研究工具,使得依赖于建筑文献的研究者一直陷于资料搜集的重复劳动,而且理论工具的缺乏也使讨论难以深入。本研究试图在建立近现代建筑文献数据库工具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理论和方法。. 在申请人博士阶段的工作的基础上,本计划试图进一步将定量研究方法引入思想观念研究中。计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建立一个覆盖比较完整的近代建筑类文献的目录索引;运用数据库技术建立一套可以进行关键词检索的文献研究工具;完善在论文中发展出来的中国早期现代建筑观念史的研究方法和开启的若干研究方向,并最终完成包括研究方法探讨、研究工具平台建设和理论研究成果的研究报告。
基于近现代建筑文献的“现代中国建筑观念转型”不但是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建筑学科史和建筑理论讨论的重要话题。本研究计划在申请人博士阶段的工作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将定量研究方法引入思想观念研究中。课题研究自2012年以来,按照既定方向有步骤执行,总体上完成了研究计划中制订的目标,取得了预期中的成果。计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一个覆盖比较完整的近代建筑类文献的目录索引。在申请人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对近代文献进行梳理和整理,在文献数量和篇目选择两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补充。此项工作目前已完成,即将以附录的形式在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的《现代中国建筑话语的发生》(王凯著,2015年出版)中出版。同时,作为本课题的延伸成果,项目负责人与冯仕达教授合作的专著《20世纪中国建筑学科经典文献导读》在组织过程中,这本书的目标是在前述文献目录的基础上,对重点篇目进行重新整理出版。.2).运用数据库技术建立一套可以进行关键词检索的文献研究工具。项目组在2012年初步完成了数据库的基本框架的搭建技术工作。由于2012年底上线的由上海图书馆主持建设的“晚清及近代期刊全文数据库”正式上线,和本研究计划的目标成果之一数据库建设有所重叠,经项目组讨论并在年度报告中申请调整工作重点,研究工作转以文献研究和讨论为中心,侧重理论阐释和数据分析。从2012年初到2014年底,项目组成员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5篇;完成“关键词”专题研究4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进行学术报告和发言4次。.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总结出一套经过完善的以关键词研究为核心的近现代建筑思想研究的方法。以“关键词定量统计”为核心的思想研究,在定性分析中加入定量统计的因素的方法,使抽象的思想成为可以定量把握的具体对象。探讨数据库介入的更加客观化的“观念研究”方法,最终建立一套科学化把握建筑思想研究的方法的目标,在文献的基础上重建更全面、更科学化的建筑史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本课题研究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工具和开展平台,可以开启一系列的研究,例如概念史、话题史、言论史、学科史、近代文献分类研究、基于话题统计的建筑观念史等等。3年来利用一些学术机会,项目组已经开始尝试把这一方法推广到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并为将来进一步拓展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资产配置在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中的作用
创业者的工作家庭冲突① ———基于角色转型的视角
CD24-CD44+/ALDH+/CD20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干细胞的表型鉴定及自我更新转化的机制
中国建筑现代转型视野下的近代建筑传媒研究
包豪斯基础理论传播与中国建筑教育知识体系的现代转型
基于时空统计方法的多源定量遥感产品融合方法研究
现代数理统计模型几种估计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