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发酵食品无疑是有益微生物及功能因子的优良来源。本课题前期获得3种豆豉样品对α-葡萄糖苷酶强烈抑制,活性组分MW<1000D以下,RP-HPLC富集到一活性峰;针对活性组分特征研究表明此组分极性较强,能够耐酸碱,经lipase、α-amylase、β-amylase和trypsin处理后活性并无显著性下降(P<0.05);研究还发现使用A.oryzae 3.951比使用A.elegans 3.118和R.arrhizus 3.078发酵得到的豆豉抑制活性更强。基于以上研究,本课题进一步探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子结构,从微观角度揭示其产生机理、作用特性以及抑制类型;从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优良菌株,探究菌株在抑制剂的生物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揭示其与酶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动物药理代谢实验研究,阐明此功能因子及自然发酵食品的降血糖功效。
本论文应用前期筛选得到的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2(B.subtilis B2)为发酵菌株,制备豆豉样品,比较自制豆豉与市售豆豉对小鼠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出具有最强抑制能力的豆豉,分离鉴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因子,从基因水平解释其生成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用枯草芽孢杆菌B2发酵制备豆豉样品,并收集国内不同地区13种市售豆豉样品,采用抑制率法和斜率法两种方法比较自制豆豉与市售豆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抑制率法设置水提物浓度在10-40mg/mL之间。结果显示,在每一水提物浓度下,自制豆豉均比市售豆豉中抑制能力最强的贵州水豉高10%以上。斜率法结果显示,自制豆豉斜率值达到21.56,为贵州水豉样品的近2倍,SPSS结果显示,自制豆豉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显著高于市售豆豉。.(2)采用HPLC-ELSD方法检测结果显示,自制豆豉中含有降糖物质1-脱氧野尻霉素(DNJ),且含量能达到0.38%。DNJ是桑叶的主要降糖物质,与桑叶中DNJ含量相比研究发现,自制豆豉DNJ含量处于中等水平。.(3)Gabt1、gutb1、yktc1已经被证实是某些枯草芽孢杆菌和链霉菌产生DNJ的关键基因,为研究本实验室保藏菌株产生DNJ的原因,本实验通过提取其总RNA、反转录、PCR等步骤对其序列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B2具有这三个基因,而且与NCBI上三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均在96%以上,从基因水平解释了其产生DNJ的原因。.(4)本实验对接种量、发酵时间、向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物质等关键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接种量为7%、后酵时间为6天、加盐量为7%时豆豉达到最大抑制能力,斜率值为39.6。而种子液接种量为3%,发酵时间为4天时,菌液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最强达到54.8。.(5)该项目研究总结论:实验室前期是筛选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B2,可以作为高产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豆豉发酵菌种,并且分基因角度揭示了该种微生物发酵豆豉产生高抑制活性的机理,进一步探索获得最高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样品的发酵工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基于关系对齐的汉语虚词抽象语义表示与分析
金属锆织构的标准极图计算及分析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链接表示及预测方法
基于和合思想探究调和气血法调控VEGF-Ang-Notch通路及miRNA干预COPD肺血管重构机制
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及活性评价研究
甘肃中药材内生真菌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与发现
青贮中CLA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具有降糖活性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构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