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体感染是引发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原因。我们在前期研究中首次发现耶尔森氏菌OmpF蛋白与TSHR存在交叉免疫原性并且其抗体具有TSAb活性。本项目在此基础上利用蛋白空间结构模拟和以生物质谱为基础的抗原表位作图技术,结合原代甲状腺滤泡细胞功能分析,确定ompF上具有功能意义的抗原表位。然后将相应抗原表位表达纯化,与已知TSHR上被TRAb识别的抗原表位单独/协同免疫动物,模拟Graves's病(GD)的实际发病情况,研究上述不同来源的抗原表位及相应抗体单独/协同对T/B细胞免疫功能和甲状腺滤泡细胞功能的影响,从而揭示YE蛋白在GD发病中的地位和作用机制。这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免疫耐受破坏和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对GD的诊断和免疫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基本按照项目执行计划,完成了计划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利用生物质谱和蛋白空间结构模拟技术,优化了与TSHR存在交叉免疫原性的小肠耶尔森氏菌OmpF蛋白的空间结构模型,并预测了其TSHR的交叉抗原表位;结合原代甲状腺滤泡细胞功能分析进一步确定了OmpF蛋白上具有功能意义的抗原表位。然后用相应抗原表位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并进一步与经典的用Ad-TSHR-289转染建模的方法结合免疫小鼠,研究了上述处理单独/协同对模型动物免疫功能和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揭示了OmpF蛋白TSHR交叉抗原表位在Graves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利用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和技术以及建立的Graves病小鼠模型,我们进一步证明了天然药物diosgenin能通过抑制甲状腺细胞增殖减轻Graves病小鼠甲状腺肿大,并且这一作用与其抑制IGF-1, NF-κB, cyclin D1和PCNA的表达有关。此外,利用本课题的甲状腺滤泡细胞和Graves病小鼠模型,我们还揭示了在甲状腺细胞上存在腺苷受体A2a的表达,它能通过激活cAMP/PKA/CREB信号通路,并进一步活化PGC-1α和HIF-1α,使VEGF表达上调,在Graves病IgG诱导的甲状腺细胞VEGF表达中发挥重要作用。上述研究揭示了TSHR免疫耐受破坏和TRAb的产生机制,为阐明YE蛋白在G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感染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资料。并且揭示了Graves病患者IgG诱导的甲状腺肿大的重要机制,还为发现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关键实验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Everyone has a donor: contribution of the Chinese experience to global practice of haploidentical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鼠疫耶尔森菌LcrV抗原中和表位筛选鉴定及其关键氨基酸残基的研究
鼠疫耶尔森氏菌蛋白YopN与人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细菌在Graves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假结核耶尔森氏菌鞭毛系统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