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的正常发育离不开绒毡层向其传送大量的物质,而物质的传递又离不开物质的跨膜运输。ABC transporter 是一类跨膜运输蛋白,水稻中有120多个基因编码不同的ABC 转运蛋白。目前研究未发现与水稻花粉发育相关的该类基因。我们图位克隆到一个水稻雄不育基因Ostd(t),信息分析表明该基因属于ABC transporter 基因的一个亚家族。突变体表现为不育花药白色瘦小,花药绒毡层在小孢子释放后,胞质浓缩但不降解,后又脱离花药壁,小孢子完全降解成碎片,最后在显微镜下无可见花粉。本项目打算用遗传互补、原位杂交、RT-PCR、亚细胞定位等方法,对该基因进行功能验证、表达模式和作用场所研究,以及Ostd(t)基因的网络关系的研究。本研究有可能获得ABC转运蛋白基因调控花粉发育的重要证据,从而发现并确证一个新的花粉发育基因,增加花粉发育相关的基因网络的认识。
角质和孢粉素对花药外表皮和花粉外壁发育有重要作用。它们的脂质前体产生于绒毡层中,从绒毡层分泌出来后,运往花药和花粉表面聚合。在花粉发育中,人们对脂类转运的分子机制的了解还很少。用一个水稻核不育突变体ostd(t)(现命名为osabcg15,下同),通过基因定位,我们克隆了一个与脂类转运有关的ATP- binding cassette (ABC) transporter 基因Ostd(t)(现命名为OsABCG15,下同),并通过转基因验证了该基因在水稻花粉发育中的功能。显微观察表明,突变体绒毡层乌氏体发育异常,中层异常变厚;突变体花药和花粉表面脂类沉积失败,花药和花粉外表面光滑;小孢子从四分体中释放出来不久就开始降解,最后造成无花粉型不育。Q-PCR和RNA原位杂交表明,OsABCG15基因主要在花药发育的8-10期,特异表达于绒毡层。亚细胞定位表明OsABCG15蛋白为细胞膜定位蛋白。上述结果表明OsABCG15基因在花药外表皮和花粉外壁发育中有重要作用,同绒毡层分泌脂类前体密切相关。本研究促进了人们对花粉发育中脂类运输机制的认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Empagliflozin, a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ameliorates peritoneal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TGF-β/Smad signaling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一个水稻花粉萌发孔发育相关的GDSL脂肪酶基因的功能分析
红麻花粉壁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
一个水稻花粉不育新基因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一个与水稻颖花颖壳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