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源地的下垫面状况与沙尘暴发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减轻沙尘暴危害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改善沙尘暴源地的下垫面状况。这需要科学地认识沙尘暴与下垫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植被覆盖、土壤湿度、地表固结或疏松程度、沉积物粒径大小等下垫面因子对沙尘暴形成的贡献程度,以及把握各下垫面因子的局地组合在不同天气气候背景条件下的起沙临界状态及其数量特征。本研究以沙尘暴源地-阴山北麓及浑善达克沙地毗邻地区为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lncRNA PRDM11抑制直肠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机制及其联合影像组学建立新疗效评估模型的研究
沙尘暴源地的下垫面沙尘致灾因子脆弱性评估及风险贡献
不同下垫面沙尘起扬的风洞实验与野外观测研究
甘肃民勤沙尘暴源区沙尘输运规律与理化特征及下垫面对其影响的实验观测研究
沙尘暴运行规律与绿洲防护带下垫面结构耦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