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干扰素(IFN)及其信号通路是宿主抗病毒的重要防御系统,我们前期工作及其他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树突状细胞的I型IFN分泌不足,且IFN下游的抗病毒信号转导存在异常,导致HBV持续感染及对IFN抗病毒治疗应答不佳,但目前对CHB患者IFN分泌紊乱及其对抗病毒效应的影响机制不清。课题组前期通过分析IFN合成通路上关键分子的3'非翻译区,发现miR-548家族20个成员的作用靶位全部位于I型IFN合成通路上,定量分析发现多个成员在病人中显著上调。本研究拟进一步证实与CHB患者I型IFN分泌紊乱相关的miR-548成员,并采用慢病毒干预miR-548表达,观察其对I型IFN分泌能力的影响。同时构建miR-548靶基因质粒,确定miR-548参与调控IFN分泌的靶基因,最终明确通过调控miR-548的表达是否可以挽救受损的I型IFN分泌功能,为发展CHB治疗对策和药物设计提供帮助。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危害严重、感染众多人群的病原,全世界有超过3.5亿的慢性HBV携带者。I型IFN及其信号通路是宿主抵抗病毒的重要防御系统,但慢乙肝患者I型IFN分泌紊乱。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是一类在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在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然而miRNA调控干扰素分泌的报道极少,我们的工作发现miR-548j在CHB患者中表达显著上调,抑制CHB病人来源的DC上miR-548j的表达,可以使受损的IFN分泌功能得以恢复,过表达健康对照者DC上的miR-548j,能降低IFN的分泌能力,证实miR-548j在慢乙肝患者IFN分泌紊乱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并明确ZBTB11是miR-548j的靶基因,为探索治疗CHB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A Prehepatectomy Circulating Exosomal microRNA Signature Predicts the Prognosis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 Benefits i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MicroRNAs 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Associated With Fibrosis Involving Different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lncRNA PRDM11抑制直肠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机制及其联合影像组学建立新疗效评估模型的研究
激酶RIP家族成员调控抗病毒I型干扰素表达的功能及机制研究
PIM1在I型干扰素反应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干扰素诱导基因IFIT家族分子促进I型干扰素抗肝癌作用的机制与应用基础研究
猪星状病毒调控I型干扰素反应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