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蝉总科和蝉总科是中生代常见的大型树栖性昆虫,主要发现于欧亚大陆陆相地层中,具有重要的古生态和地层学意义。目前,已报道的古蝉和蝉总科化石大都依据单个翅标本建立,许多属种缺少足够的区分特征,而且分类标准不统一,尚缺少完整的化石记录总结和系统发育分析。本课题将鉴定和描述一些重要古蝉和蝉总科化石,总结中生代两类群的化石记录,运用分支系统学和比较形态学方法修订全球古蝉和蝉总科化石的分类标准,完善其分类系统,探讨其古生态习性,并分析两类群的演化进程和古地理分布,寻找其与重要地质事件之间的联系。最终,本研究将揭示中生代古蝉总科和蝉总科的分类学面貌,确认古蝉和蝉总科的分类位置,建立较完善的内部系统发育关系,为蝉亚目早期演化研究提供新证据和新观点。
本项目主要对我国中生代的蝉类化石进行系统收集,补充描述新发现的种类并进一步完善各属级特征。研究工作和成果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重点对古蝉和螽蝉类群身体和翅形态特征进行细致分析,并与其它蝉亚目类群进行比较形态学研究,深入探讨了总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修订先前的沫蝉总科化石记录,建立一新科(华翅蝉科),研究了欧亚地区中、新生代沫蝉化石,提出沫蝉总科及其化石姊妹群的演化系统树;详细统计道虎沟化石库中390块古蝉和螽蝉化石的保存姿势、完整度、清晰度等埋藏学参数,基于非参数多元统计方法和埋藏学等级归类,定量分析两类昆虫的埋藏学异同点。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中生代古蝉总科和蝉总科的分类学面貌,建立中生代沫蝉化石的分类框架,为蝉亚目早期演化研究提供新证据和新观点。埋藏学研究结果也为下一步的古环境的重建、古昆虫生态恢复以及古多样性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本项目还完成了一些重要鞘翅目化石类群的研究,更新了我们对甲虫早期演化的认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中国东北中生代沫蝉总科(昆虫纲:半翅目)生物系统学研究
东洋界扁蜡蝉科昆虫的系统发育研究(半翅目:蜡蝉总科)
中国东北中生代晚期古蝉多样性及其演化历程(半翅目,蝉亚目)
中国菱蜡蝉科(同翅目:蜡蝉总科)昆虫的分类订正及系统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