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炮制原理研究是中药炮制科研的重点和难点,无论是饮片炮制工艺还是饮片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都必须遵循炮制原理,而中药饮片炮制基本原理的核心就是炮制后其药性发生了改变。在众多炮制方法中,改变饮片药性的炮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加热炮制和配伍炮制。姜制法属于典型的配伍炮制,栀子苦寒之性较强,姜制后不仅可以降低寒性,而且增加了和胃止逆、除烦止呕的功能。本课题运用现代化学和药效学方法,拟从栀子姜制以后药效物质基础的变化规律入手,通过对生、姜栀子药理作用及药性变化的比较研究,综合分析生、姜栀子主要化学成分群与饮片功效及药性的相关性,从而揭示姜栀子"配伍炮制"的科学内涵。本项目的实施不仅丰富了中药饮片的炮制原理,而且为进一步科学地制定栀子不同饮片个性特色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可靠线索和科学依据。
“饮片入药,生熟异治”是中药的鲜明特色,也是中医药发挥独特疗效的根源所在,而炮制则是实现饮片生熟异治的根本途径。炮制原理一直是炮制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无论是饮片炮制工艺还是饮片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都必须遵循炮制原理,而中药饮片炮制原理的核心是炮制后其药性的改变,根源还是其内在物质基础内涵的改变。. 加热炮制和配伍炮制是改变饮片药性的两种主要炮制方法。配伍炮制,即所谓的“加辅料炮制”。一直以来对于此类炮制方法,只是简单地从中药与所用炮制原料的主、辅关系加以命名,但却掩盖了这些“辅料”本身所具有的药物特性。“配伍炮制”不仅包含了由加热处理所导致的成分结构及变异成分之间量比关系的变化,还体现了配伍炮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姜制法属于典型的配伍炮制。因此,本课题以姜栀子为研究对象,采用GC和HPLC等方法,对炮制前后栀子饮片的物质基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合生、姜栀子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初步揭示了姜栀子配伍炮制的科学内涵。. 姜炙后除栀子原有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以外,还增加了来源于姜汁的成分,这为姜栀子的止呕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依据。同时,药理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推断,生栀子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炎、解热作用;姜栀子水提物和醇提物解热作用消失,增加了止呕作用。药理作用的变化与其物质基础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姜炙对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影响,但成分间的比例均没有显著的改变,二萜色素类成分组成和比例的显著变化才是其药理作用改变的关键。. 综上所述,姜栀子配伍炮制的科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加热炒制引起的寒性成分(苷类)组成及量比关系的改变,是其寒性减弱的主要原因;第二、栀子与姜汁成分的组合,姜的热性成分的增加和栀子寒性成分的降低,是姜炙温散作用产生的原因,也是寒(栀子)、热(姜)药物配伍关系(以热制寒)的体现。因此,配伍也属于中药炮制的范畴,所不同的是方剂不以单个药物进行,而是通过配伍,煎煮起到炮制的作用。可见,方剂中药物的配伍与单味中药的配伍炮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bionics flapping wing
汶川大地震为什么发生在地壳运动速率小的龙门山地区?- - 地壳形变和地震发生关系的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
基于黄芩清肺汤的黄芩、栀子饮片“炮制配伍”示范性研究
基于栀子“炒炭存性”的科学内涵探究
“雷公炮炙论”之僵蚕炮制的科学内涵研究
炮制改变大黄药性的科学内涵变化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