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工作以南海ODP1143站距今50万年以来的沉积岩芯样品为研究对象。在高分辨地层学的基础上,利用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手段,提取海洋浮游藻类(以硅藻、颗石藻为主)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再造海洋浮游藻类群落的演化时间序列。同时利用沉积捕获器样品进行的海洋浮游植物群与生物标志化合物和气候变化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在以上基础上,通过对比南海浮游植物群落与南极大气CO2浓度和北极冰盖记录,着重讨论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海洋浮游藻类群落的变化机制及其对古气候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热带低纬地区在全球气候环境演化中的重要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汶川大地震为什么发生在地壳运动速率小的龙门山地区?- - 地壳形变和地震发生关系的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
晚第四纪冰期旋回中北冰洋的古海洋与古气候记录
青藏高原东部植被变化与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
黄土高原最近4个冰期旋回蜗牛及其卵化石记录的生物繁殖季节的气候变化过程
南海南部冰期同位素记录中的季风变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