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从分析现行的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公约1978文本为蓝本的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效应着手,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并设计详细的数据收集方案,以检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育种者的激励作用以及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并发现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从实证的角度为加强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效应提供量化的证据。同时,本课题着眼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全球一体化潮流,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如果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公约1991文本可能对农民收益造成的影响,并构建博弈模型论证育种者与农民实现收益均衡的合约条件,从而为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证的支持,并提出在新形势下建设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体系的若干策略。本研究成果有利于填补国内目前该领域的空白,在国际上也处于前沿。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不同湿地植物配置对扑草净的吸收和去除效果研究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抑制miR-31表达通过促进靶基因HIF1AN表达而抑制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的进展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政策取向与体系建设
税收制度推动下我国“双创型”职业教育模式研究
推动学科均衡发展调研活动
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物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