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被动遥感方法探测大气污染物有效混合高度及其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77702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4.00
负责人:周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复旦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志明,郭艳林,莫招育,毛敬英,南嘉良,项雅静
关键词:
主被动观测生成潜势爆发性增长大气复合污染光化学污染
结项摘要

In recent years,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led to a sharp decline in air quality, but the reason is unclear. The distribution of pollutants in the air is changed with height, in certain emission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every kinds of pollutants in the troposphere have an effective mixing height, if only based on the data measured near ground, it is difficult to get the real concentration and total amount of the pollutants in the atmosphere, and then there will be uncertain to some extent to judge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process and pollution levels. This proposal will focus on the change of ozone and nitrogen dioxide in the complex air pollu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active and passiv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measurement results near the ground and in the troposphere, the.concentration near ground and the column density in the troposphere will be analyzed, and the effective mixing height of the pollutants will be calculated.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to normalize the pollutants to unit height will be explored. According to this method, to study the real change procession of ozone and nitrogen dioxide in complex pollution atmosphere, to analyze potenti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surface ozone, and to reveal the cause of explosive growth of pollutants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heavy pollution episode. So a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e emission of primary pollutants on air pollution, especially on ozone.

近年来,经常性的大气污染物爆发性增长导致环境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其原因还需探索。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分布随高度变化,在一定的排放强度和气象条件下,每种污染物在对流层中都有一个有效的混合高度,如果仅仅依靠地面附近的测量数据,很难准确得到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真实浓度和总量,给研判大气污染过程和污染程度带来影响。本项目基于主、被动的环境光学遥感技术,针对大气复合污染过程中的臭氧和二氧化氮,利用近地面的观测数据和基于太阳散射光的地基被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测量数据,分析污染物地面质量浓度与大气垂直柱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对流层臭氧和二氧化氮的有效混合高度,探索将污染物浓度归一化到单位高度内的数学建模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复合污染过程中臭氧和二氧化氮的浓度在大气中的真实演变过程,分析地面臭氧生成潜势,揭示重污染期间污染物浓度爆发性增长的原因,从而全面认识一次污染物排放对大气复合污染,特别是对大气臭氧浓度的影响

项目摘要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分布随高度变化,在一定排放和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在对流层中都有一个有效的混合高度,该高度对近地面观测的污染物浓度有较大影响,因此,如果仅仅依靠地面附近的测量数据,很难准确得到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真实含量和浓度。地基被动多轴观测的MAX-DOAS技术能够获得污染物在对流层的柱浓度,柱浓度与混合层高度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含量。将柱浓度与近地面浓度相结合,可以推算出污染物在空中的大致分布高度。项目分析了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与混合层高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流层臭氧和二氧化氮垂直柱浓度解析方法研究,污染物有效混合高度解析方法,污染物混合高度归一化后浓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污染过程的影响分析等。.由于平流层臭氧浓度很高,对对流层臭氧柱浓度的反演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采用了大气质量因子AMF补偿的方式来降低平流层臭氧对测量带来的影响。天空中云的类型对光谱反演有很大影响,项目通过MAX-DOAS获得的色彩因子CI(Color Index)和氧气的二聚体O4差分大气质量因子对不同天空条件的反馈差异来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晴朗低气溶胶、晴朗高气溶胶、碎云、薄云、雾和厚云六种类型。项目研究中,通过地面主被动设备观测的结果反演的混合层高度与2020年ERA5库中的BLH小时数据进行了对比,两种高度日均值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62,并且两种数据的月均值和日变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和0.98。2020年的混合层高度计算的平均值为750.4米,将混合层浓度归一化到1.0km后,发现地面二氧化氮浓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而臭氧浓度则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于不同季节首要污染物不同,混合层高度归一化后,空气质量因子AQI也会出现上升或下降的情况,总体变化范围在±5%左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DOI:10.11999/JEIT210095
发表时间:2021
5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周斌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67113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97119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7707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17214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7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0073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0285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0269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73841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0106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004081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163930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6087320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10100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101014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277029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0705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02077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0705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133910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1127410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146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0826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347106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3011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97.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4160508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0315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7247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80526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2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97507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7155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184920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2147702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6063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097404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7255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0245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17216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9100032
批准年份:1991
资助金额:4.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7101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6070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7249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8770324
批准年份:1987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80203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67034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0159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200344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主被动光学遥感探测水下悬浮绿潮

批准号:4147615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崔廷伟
学科分类:D0607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利用激光探测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新技术

批准号:28970312
批准年份:1989
负责人:李启东
学科分类:B0602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雷电衍生大气污染物:特征、相关物理化学过程和对大气污染影响

批准号:4127311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陈鲁言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利用飞机探测研究北京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对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影响

批准号:4117500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蔷
学科分类:D05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