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觉机理研究是神经科学前沿领域之一。外周神经损伤可以导致神经源性慢性痛。我们在对外周神经损伤后背根节初级感觉神经元中基因表达改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些生理条件下在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中相对特异性表达,在神经损伤后表达发生显著改变的一些分子,如滤泡素抑制素相关蛋白(FRP)以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7和13等。目前,尚不知这些分子在痛觉中的功能意义。我们推测这些分子极有可能参与伤害性感受神经环路的形成和功能调制。本项目拟应用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条件基因敲除等技术,研究FRP、FGF7和FGF13等及其相关分子在形成与修饰脊髓伤害性感受神经环路中的作用;研究这些分子表达改变与躯体感觉(特别是痛觉)调制的相关性,探讨在神经源性痛和慢性炎性痛产生和维持中的作用;进而研究其发挥作用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机理。本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痛觉的调制机理,为发展慢性痛治疗策略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痛觉的新调制机理研究
GPCRs对酸敏感离子通道的调制:痛觉过敏的一个新分子机制
GIRK2参与雌激素调节痛觉信息传递调制的机理研究
中枢内BDNF参与下行痛觉调制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