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microRNAs作为斑块破裂早期诊断标志物及其调控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77035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5.00
负责人:陈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素芳,宋俊贤,卢长林,马玉良,仁晖,李忠佑,陈江天,李龙,尹伊楠
关键词:
微小RNA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志物血栓形成斑块破裂
结项摘要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is mainly triggered by plaque rupture and subsequently thrombus formation. The early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AMI could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myocardial necrosis. Under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our previously study revealed that circulating microRNAs (miRNAs) may serve as potential early diagnosis biomarkers of plaque rupture and may be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thrombosis. To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key role of circulating miRNAs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laque rupture and the regulation of thrombosis, we will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studies: 1. We us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induced plaque injury to mimic plaque ruptur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used plasma from AMI patients before myocardial necrosis, to assess the possibility of circulating miRNAs as biomarkers of plaque rupture, which are proved by profiling-replication-validation model. 2. We obtain the thrombosis-related miRNAs by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and determine their role by gain of function and loss of function in cells and apoE-/- mice. This project will present miRNAs biomarkers for the early diagonosis of plaque rupture and new treatment target of AMI.

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事件链的上游和核心环节,如能早期识别并及时治疗,可很大程度避免后续心肌坏死。在NSFC项目支持下,我们前期和预实验发现循环miRNAs可作为早期诊断斑块破裂的潜在标志物及抑制血栓形成的新靶点。为进一步证实上述发现,本项目拟开展:1、利用PCI时球囊扩张造成斑块损伤模拟人体斑块破裂,并应用AMI患者发生斑块破裂但尚未心肌坏死阶段的血液标本,通过高通量筛查、初步验证和扩大验证,确定斑块破裂后表达水平变化的循环miRNAs,并探讨其早期诊断斑块破裂的价值。2、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可能调控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的候选循环miRNAs,在上调/下调候选miRNAs的细胞上、敲除/敲入候选miRNAs的apoE-/-小鼠中,确定候选miRNAs调控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的作用与机制。最终明确可早期诊断斑块破裂的循环miRNAs标志物,并为AMI抗栓治疗提供新靶点。

项目摘要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冠心病最主要和严重的临床类型,缩短早期诊断时间是挽救坏死心肌和改善临床预后的关键。AMI的发病机理主要为冠脉斑块破裂后继发血栓形成,致血管腔闭塞,血流中断,最终导致心肌坏死。因此,如能早期识别斑块破裂的发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不可逆性心肌坏死的发生,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目前临床上亟需新的斑块破裂早期诊断标志物,以实现在心肌坏死之前能早期预警AMI。我们前期和预实验发现循环miRNAs可作为早期诊断斑块破裂的潜在标志物及抑制血栓形成的新靶点。.内容:1、利用PCI时球囊扩张造成斑块损伤模拟人体斑块破裂,并应用AMI患者发生斑块破裂但尚未心肌坏死阶段的血液标本,通过高通量筛查、初步验证和扩大验证,确定斑块破裂后表达水平变化的循环miRNAs,并探讨其早期诊断斑块破裂的价值。2、在变化明显的miRNAs中选择miR-483-5p进行深入研究。在上调/下调miR-483-5p的细胞上和C57模型小鼠中,确定候选miRNAs调控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的作用与机制。.结果:通过高通量筛查、初步验证和扩大验证后发现PCI诱导斑块破裂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以及AMI患者发生斑块破裂但尚未心肌坏死阶段患者循环miRNA-19b, miRNA-223和miRNA-483-5p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三者在胸痛早期达峰,且出现差异的时间早于肌钙蛋白升高,提示三者可能为早期诊断AMI提供有用信息。而后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miRNA-483-5p可以分别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及ATP释放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促凝和抗纤溶活性,发挥抗血栓形成的作用。miRNA-483-5p作用机制则与其能直接结合人血小板内F2R和 TBXA2R的mRNA抑制F2R和 TBXA2R的表达,和直接结合血管内皮细胞的TF和 PAI-1 mRNA抑制血管内皮中TF和 PAI-1表达有关。.科学意义:通过以上研究,本课题组发现了可能可以作为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循环miRNAs,为实现在心肌坏死之前对AMI 的早期预警提供了可能,本研究达到了缩小肌钙蛋白“盲区”的目的;同时,基础研究进一步明确循环miRNAs 标志物在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后继发血栓形成中的调控作用与机制,为AMI 的抗栓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2

Loss of a Centrosomal Protein,Centlein, Promo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Loss of a Centrosomal Protein,Centlein, Promo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DOI:10.16476/j.pibb.2019.0092
发表时间:2019
3

Complete loss of RNA editing from the plastid genome and most highly expressed mitochondrial genes of Welwitschia mirabilis

Complete loss of RNA editing from the plastid genome and most highly expressed mitochondrial genes of Welwitschia mirabilis

DOI:https://doi.org/10.1007/s11427-018-9450-1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MPE局部保持投影与ELM的螺旋锥齿轮故障诊断

基于MPE局部保持投影与ELM的螺旋锥齿轮故障诊断

DOI:10.13382/j.jemi.B1902452
发表时间:2020
5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DOI:10.16441/j.cnki.hdxb.20190247
发表时间:2019

陈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240036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0570712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027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1316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7098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574055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47407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67407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07005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71540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7130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385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87614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0671101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273017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0173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70848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077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7017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53202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117109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0808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66203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67712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0163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813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974086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7047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33400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31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3097115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073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27711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67327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57508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0908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0094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16200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17098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0047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605023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03076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47324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71237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7105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00188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7601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0606013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60673138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17321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microRNA作为早期诊断深静脉血栓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批准号:8127194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蒋青
学科分类:H06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组织因子在冠状动脉非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调控

批准号:30200109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洪梅
学科分类:H020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NLS-RARα作为APL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批准号:8177228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北忠
学科分类:H2605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肿瘤相关抗原的分子鉴定及其作为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批准号:3087296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张建营
学科分类:H1813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