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拟采用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构建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研究小流域治理前、治理中以及治理后其生态系统服务的演变特征;并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协调机制;运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对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优化,并提出调控对策;解释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普遍出现并且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些生态系统服务调控问题,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借鉴。以上研究成果选择我国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之一-甲积峪作为研究区进行示范应用。
项目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在中、小尺度区域生态规划与环境治理中的应用为目标,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结合“3S”技术应用为研究手段,重点围绕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小流域内不同利益群体及其所获得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比较与协调机制、以及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优化调控对策三方面内容展开,项目属于应用基础研究。通过研究与实践:1)从水资源供给、水源涵养与生态需水的关系,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现实生态系统服务与潜在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丰富了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2)采用优化的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结合监测数据对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治理前、治理中和治理后的变化进行了评价分析;3)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对不同治理措施的响应;4)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利益相关者及其协调机制;5)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对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优化,进而提出了小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调控方案。同时,积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科普宣传、工程实践、《生态学》本科教学与研究生培养,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此外,还参加了学术会议,并与国内外相关专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已发表SCI论文1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典型喀斯特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优化
图们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太湖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机制与优化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的流域土地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