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erent from the registration system in the west countries, the IPO of listed companies is regulated in China. However, we know little about the efficiency of such regulation. Our stud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based socie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 in the transitional economy. First, we plan to describe the social network of IPO applicants based on companies and intermediaries, and document the media reports about IPO applica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pre-disclosure. Second, we would examine how social network and media reports influence the passing rate of IPO scrutinazation. Finally, a straightforward question is whether this effect is related to resource allocation of capital market. We investigate this issue from the post-IPO perform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Our analysis would extend the research of social network and media to the field of IPO, and explore the role of social connection and media monitoring in firms' IPO. It not only deepen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based society in the transitional economy, but also sheds light on the monitoring function of media in the emerging market. Further the research helps to uncover the process of firms' IPO, estimates the efficiency of IPO regulation in China and improves the IPO screening system in the future.
不同与西方市场的注册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还受到严格的政府监管。然而,就这一管制行为的效率而言,尚缺乏系统的考察。本课题基于我国IPO发审的管制背景,针对转型经济关系型社会和新闻媒体业特征,从公司自身和中介机构两个维度对拟上市公司社会关系网络进行了描述,并汇总整理了证监会预披露期间拟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社会关系和媒体报道对公司IPO审核的影响;最后,课题从上市后绩效角度考察了关系网络和新闻媒体对公司IPO发审的作用如何影响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课题研究将关系网络和媒体报道的考察拓展至公司上市领域,探讨了公司IPO过程中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及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不仅增进了对转型经济下我国关系型社会的了解,也为认识新兴市场新闻媒体的角色扮演提供了证据,而且,课题研究有助于打开公司IPO发审的"黑箱",评判现行上市管制政策的效率,并为今后上市公司遴选的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从我国股票发行是否应采纳注册制的争论,到证监会IPO监管“去行政化”的探讨,上市公司的新股发行一直是资本市场热议的话题。作为一个新兴转轨国家,我国的制度环境表现出与西方成熟市场与众不同的特征,如关系网络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闻媒体兼具事业和企业的双重属性。为此,基于我国证券市场IPO管制的制度背景,本课题从关系网络和媒体报道两方面对我国新股发行上市的若干问题展开了研究。. 首先,课题对我国新股发行审核的现状进行了梳理。统计显示,我国新股发行审核通过率平均为82.92%,主板上市的通过率相对较高,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建筑业的通过率也较高。之后,我们考察了公司盈余管理和治理结构对发行审核通过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企业更不容易通过IPO审核,但该影响只在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高时存在,而且,发审委偏好于治理结构好的公司,独立董事比例高、董事会规模小、非“一股独大”及股权制衡类公司IPO过会的通过率更高。进一步的,我们分析了资本市场新闻媒体的角色扮演,结果发现,媒体报道降低了公司股价同步性,并且,媒体的监督有助于公司放弃价值有损型并购。最后,我们对公司IPO承销中的关系网络进行了考察,研究显示,与承销商有关系的机构投资者,其投资的股票收益更高,承销商也从该交易中保证了证券的成功发行,并收取了更高的承销费用。. 本课题的研究贡献体现如下。第一,课题研究增进了对我国IPO发审制度的了解,为评判发审委的运作及其效率提供了参考。其次,相关的分析也有助于打开公司IPO上市的“黑箱”,深化对公司IPO上市过程的理解。第三,我们的研究为认识新兴市场的新闻媒体提供了经验证据,从资产定价和公司治理两方面对新闻媒体的作用发挥进行了勾勒。最后,我们的考察丰富了资本市场信息传递的研究文献,探讨了关系网络如何缓解IPO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对于理解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IPO保荐代表人行为与监管研究:行业自律和行政处罚的双重视角
多重行为视角下的信息导入与IPO定价调整模式及新股"破发"风险研究
政府监管、询价机制与IPO高抑价研究
金融中介的固定组合与IPO质量:基于联合产出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