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的加快,风险之间的相关性逐步凸现出来,商业银行在做全面风险管理时,必须考虑各种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巴塞尔协议中确定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如何在风险集成中体现风险的相关性,尝试建立在不同风险间的集成风险度量方法。在Copula函数的框架下,具体研究风险集成过程中涉及的函数选择、各风险分布和相关系数确定等关键问题;引入熵系数改进传统的方差/协方差风险集成方法;利用因子模型研究金融产品的相关性,并在金融产品相关性的基础上度量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通过模型的差异性分析,设定基于总风险和不同类型组合风险优化的目标,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研究集成风险的优化策略,以期实现银行资产组合的优化。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在理论方法上将促进银行风险相关性下集成度量的前沿研究,而且对提升银行集成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优化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的加快,风险之间的相关性逐步凸现,商业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时,必须考虑各种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如何在风险的相关性的条件下,建立了多种在不同风险间的集成风险度量方法。主要内容和成果有:. (1)本研究较为系统总结了银行业风险集成的挑战、机理、常用方法和未来的研究趋势。(2)探讨Copula函数在风险集成度量时参数的选择和参数的估计方法,比较了不同Copula函数对于风险相关性的适用性,并提出了混合Copula的方法,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更适合用于风险集成。(3)引入了熵系数改进传统的方差/协方差方法,证实了熵相关系数能够更好的描述风险中的非线性相关。(4)基于因子模型提出了风险集成的因子积分方法,可以不必预先设定风险之间的相关结构,同时也较好的解决了数据不足的问题。(5)比较研究了风险集成中的三类常用方法,为银行业进行风险集成提供了一定的方法选择依据。(6)提出了基于财务报表数据的风险集成方法,将各主要风险与金融机构的损益建立对应的关系,这个方法为进行风险集成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数据源。(7)设定基于总风险和不同类型组合风险优化的目标,运用多目标规划方法研究集成风险的优化策略,为商业银行通过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降低风险提供定量依据。(8)研究了银行单个风险的度量,考虑了操作风险业务线间损失和频率相关,使得操作风险度量更符合实际;围绕提高信用风险建模的效果、可解释性和鲁棒性等问题,提出了多种模型,取得了良好的实证效果。(9)把相关性下的风险集成的思想和建模方法拓展到了国家风险的预测与优化、软件过程风险的识别与控制中,取得了重要应用成果。. 至2013年底,本课题共发表(录用)论文24篇,其中SSCI/SCI源刊12篇,出版专著1部。组织召开了第一届信息技术与量化管理国际会议(ITQM2013,苏州),举办了两届“风险相关性与风险度量”国际研讨会。应邀做国际会议大会报告2次。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毕业博士4名,硕士3名,获得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次,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和优秀奖各1人。获得两个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在理论方法上促进了银行风险相关性下集成度量的前沿研究,而且对提升银行集成风险管理和资产组合优化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资产配置在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中的作用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误差及监管遗漏风险研究
外部数据下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验证研究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高级度量法及管理组织构架研究
动态非线性相依下的银行多重操作风险集成度量方法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