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酸铋(BiFeO3)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单相多铁性材料,它具有极强的铁电性能(~100 μC/cm2),可用于研制新一代的微电子存储器,是未来电子工业,国防,航空急需的薄膜材料。基此需求,本申请旨在应用原子层沉积(ALD)生长方法,实现MOS器件用高质量BiFeO3栅极薄膜的生长,为制备存储器奠定良好的材料基础。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分析BiFeO3薄膜的ALD生长机理,选择合适的前驱体,设计合理的生长条件和次序,实现BiFeO3薄膜组分比例Bi:Fe:O达到1:1:3,薄膜以[111]为主要取向形成斜方六面体结构,具有明显的铁电特性。项目的基本思想是基于ALD薄膜生长的特点,将Bi2O3和Fe2O3合成,达到形成BiFeO3薄膜的目的。本申请是当前国际研究热点,在国内首先提出了BiFeO3 薄膜的ALD生长方法。项目的成功实施对于我国开展微电子存储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铁酸铋(BiFeO3)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单相多铁性材料,它具有极强的铁电极化(~100 µC/cm2),可用于研制新一代的微电子存储器,是电子工业,国防,航空航天的重要薄膜材料。本项目通过自主改装搭建原位监测原子层沉积设备,研究了铁酸铋薄膜的沉积方法和过程。铁酸铋薄膜的原子层沉积是通过原子层沉积氧化铋和氧化铁合成的,其中应用了原位监测石英微平衡分析(QCM)设备。根据QCM的测试结果,研究了铁酸铋薄膜原子层沉积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前驱体的分子尺寸以及前驱体与羟基群化学吸附,Bi-O和Fe-O的沉积出现了自限制生长的现象。在原子层沉积过程中,1:1的Bi3+和Fe3+离子已经形成。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在250oC温度下,没有发现Bi原子的挥发。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发现,经过650度退火后,纯的斜方六面体相在铁酸铋薄膜中形成。应用压电响应力学显微技术(PFM)检测与研究发现,原子层沉积的铁酸铋薄膜具有铁电极化特性。通过原子层沉积铁酸铋薄膜证实,原子层沉积是制备铁酸铋薄膜的先进沉积技术,在未来存储器领域有重要应用。本项目完成了预定计划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共计发表文章10篇,申请专利2项,培养研究生2名,圆满实现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Spontaneous Polarization of La-, Mn- and N-Doped Tetragonal BiFeO3: A First-Principles Study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计及焊层疲劳影响的风电变流器IGBT 模块热分析及改进热网络模型
强震作用下铁路隧道横通道交叉结构抗震措施研究
内源性脂质亲电子化合物通过抑制Keap1 and GSK3β激活Nrf2途径:脑缺血预处理的新机制
铁酸铋-钛酸铋钠铁电薄膜的光伏特性研究
原子层沉积光学薄膜的生长与性能研究
铁酸铋单晶生长及其多铁性能研究
两相有序交错结构的铁酸铋薄膜界面的原子尺度原位电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