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以遥感监测技术为手段,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草原多时空异质性景观格局和风蚀沙化过程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定量刻画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深化草原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研究。项目以呼伦贝尔草原作为典型示范区,依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多分辨率遥感数据、地面实测数据、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提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和植被生物物理参数,进行多时空、多尺度的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开展草原沙化条带识别和各向异性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研究植被状况、土壤性质和风蚀过程等相互作用关系,从人类扰动、气象要素变化角度讨论风蚀过程驱动力和生态效应分析,从而构建多时空尺度草原异质性景观格局,明确景观格局与风蚀过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草原风蚀扩散过程和预测时空模型;依据野外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订,从而完成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丰富和完善陆地表层系统中的重要过程理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以镇巴县幅为例
内源性脂质亲电子化合物通过抑制Keap1 and GSK3β激活Nrf2途径:脑缺血预处理的新机制
融合地表参数与风场模拟的草地景观系统风蚀定量评价: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
快速城市化地区典型湿地系统景观格局与水环境过程时空变异
流域多时空异质性景观格局对磷污染物截留调控过程的研究
景观生态与景观美学的耦合机理研究:以庐山森林景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