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从苦参药材提取分离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使用多种疼痛模型检测其镇痛作用,系统地探讨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镇痛作用机制与Ca2+流动的可能相关性。利用脊髓背根神经节细胞,使用Fluo-3/AM荧光探针、Western-blot法、膜片钳技术、单细胞RT-PCR法等分别考察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对[Ca2+]i、VDCCs蛋白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以及对VDCCs功能的影响是否与其RNA水平的变化平行;记录切片中脊髓后角Laminea I和II小神经细胞的IPSCs和EPSCs,考察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通过VDCCs的Ca2+所导致的抑制性和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与VDCCs相关的可能机制。本研究不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释中药苦参的镇痛作用机制,更由于此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无关没有成瘾性,可将其开发为抗癌痛新药,故对基础研究和新药开发均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探讨了苦参的有效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及其与高电压门控性钙通道的相关机制研究。首先,利用多种动物疼痛模型证明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并且利用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证明了该镇痛作用与阿片受体的非相关性。继而利用膜片钳技术、荧光探针技术、Western blot、Real-Time PCR等技术,证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能够影响DRG细胞的高电压门控性钙通道电流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逆转由于部分坐骨神经结扎引起的高电压门控性钙通道Cav2.2的表达降低;对于脊髓的钙通道事件没有影响;对于大脑的高电压门控性钙通道的基因及蛋白水平有影响,特别是Cav2.2通道的表达直接与部分坐骨神经结扎的神经性疼痛相关,而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对此神经性疼痛相关的Cav2.2通道表达的影响呈现逆转调节作用。由此,提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与高电压门控性钙通道特别是Cav2.2有相关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电压门控机制的新探索
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对其钙依赖失活的自抑制
基于电压门控钙通道所维持钙稳态探究淫羊藿苷抗抑郁机制
钙调蛋白调控的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信号传导机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