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ssue of shortage and disequilibrium of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resources, has been the serious constraint i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Northwestern China(BDCENC). Based on this,the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Sharing Model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SMER)", aiming at educational equity and effectiveness, is of big significance for BDCENC,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research area. GIS economitric analysis is an meaningful methodology which has been proved highly applicable for SMER constructio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proposes the content system of SMER, plus its promotion mechanism; exam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ficiency of SMER by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index calculating, GIS Properties, step by step; further, it creates modelings of each kind of SMER through Geo Location-Allocation Algorithm, Spacial-join Model and Huff Model, plus proposes its policy guarantee mechanism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和"不均衡"一直是制约西北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出问题。那么,以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为目标,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对促进西北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关键意义,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是建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重要方法。本项目以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为基础,提出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内容体系及作用机制;采用AHP、指数测算和GIS Properties逐步评估并建模当前西北区域义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和缺失;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用Geo Location-Allocation Algorithm (定点-分配算法)、Spacial-join Model(空间连接)、Huff Model(哈夫模型) 建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实现路径,并论证其政策保障机制和国际经验。
21世纪我国进入了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后普九”时代,“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到战略性任务的高度,要求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切实缩小义务教育发展的校际、城乡和区域差距。但目前我国尤其是西北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十分突出,集中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和“不均衡”两大方面。在资源相对短缺的背景下,县域内各学校间缺乏合作和资源共享机制,导致县镇中心学校与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教学点之间的办学差距越拉越大,教育不公平问题凸显。 由此,本研究从西北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出发,以 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为目标,探究“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主要包括:(1)以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为基础,提出教育资源共享的内涵、价值取向、内容体系及作用机制。教育资源共享本质上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教育资源共享的价值取向为“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内容体系包括:合理的学校布局/合作网络、教育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的校际共享。(2) 采用GIS评估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缺失程度,主要体现在: 学校布局/合作网络断裂、教育财政资源短缺与不均衡并存、学校间办学条件等级分层、教师校际间交流机制不畅四个方面。同时,分析教育资源共享缺失的原因。(3)分别以西北地区三个典型县为建模单元,构建基于GIS的学校布局/合作网络;以此为基准,建模区域学校财力、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共享的 GIS模型。(4)论证区域义务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和国际经验。 . 本研究的关键数据主要包括:(1)采用德尔菲法、差异系数、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逐步评估教育资源共享缺失程度,如以上学距离、跨校交流学习频率、数学成绩三个指标为例,宁强、康县、隆德三个县的三个指标的差异系数均高于0.6,极值倍率均高于2;太白县三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均高于0.4,极值倍率高于1.5,说明四县学校间教育机会均等的差异程度仍然比较大。(2)采用Geo Location-Allocation Algorithm (定点-分配算法)、Spacial-join Model(空间连接)、Huff Model(哈夫模型) 建模教育资源共享模型。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区域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模式与评价方法研究
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机制及其绩效评价——基于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的实证研究
中国义务教育时空结构、预警与均衡发展对策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