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模型是效率分析研究中的一个前沿方向,这类模型在能源效率与环境绩效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国际上对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参数效率模型方法及应用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参数效率模型及非参效率模型统计属性的研究工作还不多。因此,以能源效率与环境绩效评价为背景,系统研究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模型、方法及应用意义重大。本项目以管理科学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统计学、能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的技术方法,基于生产效率的公理化理论,对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模型进行系统化研究,并针对中国能源效率与环境绩效评价问题展开实证研究,以期推进效率分析理论及应用的进展,同时为我国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模型在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项目以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评价分析为依托背景,对考虑非期望产出的非参数及参数效率模型方法、非径向方法距离函数、区域能源效率、区域环境绩效、碳排放分析等方向展开了深入研究,重点包括:(1)沿用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的思想提出了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指数及其拔靴算法,利用该算法可以对碳排放绩效指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检验,并将该指数用于研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2)以谢泼德距离函数为基础,构建了用于测度宏观能源效率与碳排放绩效的参数效率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区域能源效率与碳排放绩效分析;(3)从效率分析的公理化理论体系出发,提出了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表征形式及其计算模型,通过对方向的不同设定即可得到能源效率指数、碳排放绩效指数以及能源-碳排放混合绩效指数;(4)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模型对我国不同省区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和环境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测算分析了我国省区二氧化碳排放的规制成本及影子价格,提出分层生产分解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我国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待发表)论文20篇,其中在Energy Economics、Energy Policy、Applied Energy、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以该项目研究成果为重要支撑材料,项目主持人获得2010年度ProSPER.Net-Scopus Young Researcher Award,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及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考虑非期望产出复杂特性的DEA效率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考虑能源效率的批调度问题研究与算法设计
能源价格扭曲下的能源效率测度与反弹效应评估——基于能源要素配置非效率的研究视角
能源效率、环境规制与中国制糖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