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相互作用包括药效学相互作用和药动学相互作用,七情"相使"和方剂"佐使"配伍大多属于药动学相互作用。ABC膜转运蛋白在人体内分布广泛,是影响药物体内处置的关键环节,方剂中某一药物通过影响/调控转运蛋白,进而影响与其配伍药物的体内过程和药理效应,这可能是"佐使"配伍的科学本质之一。本项目选择五味子散为研究实例,围绕P-gp、MRP1等ABC转运蛋白为主线,利用细胞转运模型确定吴茱萸总生物碱多成分的转运通路与转运蛋白的影响;应用分子生物学和蛋白组学的相关技术和手段,从转录、转录后及蛋白组水平研究五味子木脂素对转运蛋白的影响/调控机制;选择代表性成分,从细胞模型、肠吸收模型及体内药动学研究五味子配伍对吴茱萸目标成分药动学行为的影响,并评价该影响与转运蛋白的相关性。本研究从深层次药动学机制角度阐明方剂"佐使"配伍理论的科学本质,为方剂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是影响药物体内处置的关键因素,临床上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往往是由代谢酶或转运介导的。配伍是中医方剂的核心理论,其中七情相须配伍和方剂佐使药往往并非直接针对主病或主证,而是通过某种途径增强方中主药的治疗作用,这种配伍规律与药动学层面的药物相互作用具有共通之处。有理由设想,方剂中某一药物通过调控药物转运体或代谢酶,进而影响与其配伍药物的体内过程和药理效应,而这即可能是某种配伍规律的科学本质之一。依据此科学假说,我们选择五味子散为研究示例,对五味子调控肝脏和肠道药物转运体和代谢酶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利用细胞和动物肠吸收模型探讨了五味子对吴茱萸主成分肠吸收的影响,以期从药动学相互作用角度阐明“相使”和“佐使”配伍理论的科学本质。. 结果表明,(1)五味子可上调HepG2细胞P-gp、MRP2、MRP4等外排转运体;下调OATP1B1、OATP1A2等摄取转运体;诱导NQO1、GCLM、HO-1、GSTA4等药物代谢酶或抗氧化酶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上调GSH、GST活性。(2)利用NQO1-ARE报告基因和siRNA确定了Nrf2信号通路介导了五味子的上述调节作用。(3)进一步研究表明五味子激活Nrf2信号通路是通过抑制Keap1蛋白表达,促进Nrf2核转位;增加Nrf2稳定性、延长半衰期实现的,ERK及p38MAPK蛋白激酶途径参与了五味子对Nrf2的激活作用。(4)五味子可抑制大鼠空肠mdr1a和mdr1b mRNA和蛋白表达,在回肠段则呈现高浓度诱导,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五味子可明显诱导空肠和回肠MRP2和NRF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5)五味子醇提物可促进吴茱萸醇提物中吴茱萸碱和次碱肠吸收,而二药不同配比水共煎时,五味子可则降低吴茱萸碱和次碱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渗透系数,且随着五味子配比增加,抑制作用增强。这可能与高剂量五味子诱导NRF2,上调MRP2等外排转运体表达有关。. 以上表明,五味子可经Nrf2信号通路调控其下游药物转运体、代谢酶等靶基因表达,这一方面可能是五味子抗氧化、保护肝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另一方面可能会对配伍药物的体内吸收代谢过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药理效应。临床上五味子不仅常与人参、吴茱萸等中药配伍组方,而且常与环孢素A、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因此阐明五味子与他药配伍应用的机制,对指导临床联合用药具有实际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核受体家族对胎盘ABC膜转运蛋白的转录调控网络研究
基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调控的中药生脉散配伍机制及相关动力学研究
以麻黄汤为例的基于路径分析模型的中药方剂组方原理定量研究
ABC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