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e is not only a fundamental academic issue, but also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and its determinant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e by establish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from mechanisms’ perspective, and further points out the contributions and challenges of the existing empirical literatures by analyzing the definitions, classifications, sampling and research method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China’s household survey dat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sparity in availability of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e by their different mechanisms, including local governance and family network, and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household welfare effects and substitute/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of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e. The paper finally provides suggestions on upgrading the indirect financial system in China.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定位和关系,不但是基础的学术问题,也是决定间接金融体系改革方向的依据。本文藉由机制视角建立学理框架,讨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相对效率及决定因素,并藉由定义、分类、样本和研究方法选择,指出现有实证文献的成果与挑战。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家庭调研数据同时涵盖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发展水平的优势,通过多样化和差异性的地方治理和地域网络特征为信息机制和履约机制寻找代理变量,实证分析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家庭福利效应及其相互的替代互补关系。最后,本研究结合中国的城乡结构与户籍制度特征,提出中国间接金融体系的建设思路。
本项目从家庭融资选择、股票市场参与、极端风险感知三个方面研究金融决策及其与家庭福利的关系。项目自2018年实施以来,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成果,陆续发表于金融学国际三大顶级期刊之一的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经济学领域的国际高水平期刊Economics Letters和World Economy,以及中文权威期刊《经济学报》和《金融监管研究》,并有论文正在《经济研究》一审修改中。本项目进一步厘清了融资选择、股市参与对家庭福利的影响,并为理解家庭的风险感知和金融决策做出了原创性贡献。.首先,本项目利用中国家庭调研数据同时涵盖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发展水平的优势,分析家庭融资选择对其财富增长的影响,以及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效率机制和替代互补关系,为理解中国家庭融资选择及其福利效应提供了基础性证据。项目同时实证支持了金融发展的门槛理论,为制度设计应该更加关注农村和低收入家庭提供了文献支撑。.其次,本项目系统评估了现有文献中影响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的一系列宏观和微观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识别影响股票市场参与存量和增量的决定性指标,增进了对家庭参与股票市场不足的理解。项目进而首次提供了价值观念影响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的证据,并据此对不同职业的股市参与差异做出了解释,为理解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市场的投机性提供了微观机制。.再次,本项目使用长历史时期的大地震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家庭对极端风险的感知及其对金融决策的影响。项目基于地震学文献构建了衡量经历冲击的识别策略,为理解家庭对未知概率的极端风险的异质性认知提供了基准模型。以此为基础,项目首次提供了灾难经历降低风险感知的实证证据,并得到在理性框架和行为视角的一致解释,为理解金融资产定价和防控系统性风险提供了启示。.最后,本项目建议将金融教育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金融教育显著提升金融素养,改善融资和投资等金融行为,有助于改善家庭福利。教育时点、内容和方式是影响金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早期的金融教育和金融决策对财富积累具有持续性的影响;数学训练可以改善认知水平,是金融教育的基础;持续和个性化教育、支持和激励有助于可持续的行为变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收入效应及其正规化研究
非正规金融与异质性农村家庭创业:驱动机理及适宜边界
中国家庭正规与非正规借贷行为与风险评估
基于企业间委托贷款的非正规金融研究:制度环境、运作机理和经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