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旨在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和农户消费与投资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现有理论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基于转型经济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管理的理论框架;采用大样本面板数据,分析农户和乡镇企业的借贷行为,估计其信贷约束程度及其影响;剖析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和非正式金融中介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经济和社会功能,研究两者的竞争关系和互补关系(整合关系)及其影响;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评估我国农村正式金融机构的绩效;构建计量模型,识别影响农户和乡镇企业违约的主要因素;在评价防范和管理农村金融风险的现有融资模式和工具的基础上,提出农村金融风险的分担机制和投融资创新机制;采用大样本数据,估计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市场的效率,构建完善的政府间接干预体系;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提出政府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的不同组合形式,界定政府干预的合理空间,设计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激励相容的管理机制。
本项目综述了农村金融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基本特征,剖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得失,并根据其他四部分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管理范式;采用2003-2011年农户大样本面板数据和2010、2012和2014年贫困村的追踪调查数据,首先运用双变量的Probit模型、面板动态二元Tobit模型和分位数模型等,估计了农户信贷配给的程度,识别出了信贷配给的影响因素,并估计了信贷配给对农户投资行为、消费行为和福利的影响程度,然后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估计了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行为和储蓄率的影响程度;采用2007、2009和2011年民营企业的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中小企业的借贷行为,并运用非均衡模型,估计出了农村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程度;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首先采用80个乡镇信用合作社的数据,从覆盖率和可持续性两个维度,对信用社的业绩进行了评估,然后采用92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法,分别估计了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对农户投资行为、消费和收入的影响,并对利率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构建四元Probit模型,对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竞争关系和互补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构建面板Logit模型,识别了农户违约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减少违约的融资工具和模式;剖析了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市场的模式和所存在的问题,对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市场的行为和边界进行了界定。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GSK3β介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利用牙本质基质构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的调控机制
中国农村商品市场的建设和管理研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资金的创新管理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财政资金的创新管理研究
区域差异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