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紫青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晶体结构解析及其催化识别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602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8.00
负责人:李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赵东旭,许敏,周晓宏,黄申,孙启凡,霍艳高,吕波,皇甫洁,刘啸尘
关键词:
晶体结构甘草酸β葡萄糖醛酸苷酶催化识别产紫青霉
结项摘要

针对产紫青霉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PGUS)能定向转化甘草酸为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GAMG)、以及大肠杆菌所表达的该酶(PGUS-E)在转化甘草酸时表现出催化特异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拟开展PGUS和PGUS-E的晶体结构解析及其与底物识别差异性研究。首先,优化产酶工艺大量制备PGUS和PGUS-E,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然后,筛选并优化PGUS、PGUS-E及其与底物复合物的结晶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晶体结构进行解析;最后,结合二者的酶学特性,利用软件进行PGUS与PGUS-E的晶体结构叠合比较研究。通过以上研究阐明PGUS-E催化特性及其键选择专一性发生改变的原因,并从分子水平揭示PGUS与底物识别及其定向转化甘草酸的机制。研究结果将为糖苷酶的定向设计与工程改造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糖苷类化合物的生物改性提供实践指导。

项目摘要

课题组前期挖掘的产紫青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PGUS)能特异性识别甘草酸外侧的糖苷键水解生成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GAMG),而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酶(PGUS-E)还具备了以GAMG为底物水解内侧的糖苷键生成甘草次酸的功能。为阐明PGUS-E的催化构效机制,本项目以PGUS-E及其突变体为研究对象,解析PGUS-E及其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PGUS-E的催化与结构识别机制,在此基础上对该酶的底物特异性进行理性改造;并探索产紫青霉诱导产酶优化及PGUS的分离纯化工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分辨率为2.5 Å 的PGUS-E晶体结构,酶蛋白为同源四聚体,由二个非不对称单元呈35°交叉排列构成,每个非不对称单元由二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由N端的糖基结合域,C端的TIM桶状结构域及中间的免疫球蛋白状β-三明治结构域构成,其催化活性位点为Glu 414和Glu 505,水解糖苷键的机制为保持型。构建了PGUS-E E414D/E505D突变体,将其分别与底物GAMG、产物β-D-葡萄糖醛酸共晶,解析了酶与底物、酶与产物复合物的晶体结构。发现酶和糖基的结合主要依靠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包括Ser 332和Asp 162分别与糖基3位和4位碳上的羟基、Asp 567和Lys 569与糖基6位碳上的羧基形成的四个氢键,Asp 162和Lys 569以及Arg 563与糖基的羧基形成的三对静电相互作用。酶在结合β-葡萄糖醛酸后Tyr 469残基上的苯环旋转了约112˚,使得底物进入活性中心且自身形成了底物通道的一部分;酶与底物复合物晶体结构中尽管苷元已脱落,但分析显示Loop 560-562在结合底物后向活性中心移动约2.6 Å,Loop 471-474沿着活性中心移动了约7.1 Å,二者的移动形成了一个新凹槽,GAMG和复合物结构对接发现,GAMG在新形成的凹槽处和酶结合,Tyr 469、Trp 472及Ser 562参与了对底物苷元部位的识别。另外,Asp 509对于该酶的底物特异性十分重要。通过截除、突变及替换等方法证明细菌环(Loop 363-377)对PGUS-E的催化活性及底物特异性有重要作用,突变体A367V对GAMG催化效率下降了29.49%而对甘草酸的催化效率则则提高了50.15%。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2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3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DOI:10.11842/wst.2017.02.019
发表时间:2017

李春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276002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0320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0323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907007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0906003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0290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47503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56201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76131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97305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60103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73600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2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6110604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0466002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00112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87230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27407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67187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37602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776017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7380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7612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002109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20229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7225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97601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673108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604013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17104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01397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87127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β-D-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糖基化及其催化识别研究

批准号:2097601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李春
学科分类:B0812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内外切底物催化识别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2180800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艳丽
学科分类:B0812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同源寡聚至单体的催化结构演变

批准号:2170601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护
学科分类:B081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β-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解析高含量黄芩素形成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81903740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姜丹
学科分类:H32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