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葡萄糖醛酸苷酶内外切底物催化识别的分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80800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刘艳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城市学院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戴大章,田荣荣,严铮辉,杜鹃,刘玮,陈心怡,宋庆慧
关键词:
生物催化蛋白质工程理性设计定向进化
结项摘要

Glycyrrhizin (GL) can be converted into more valuable derivatives mono-β-glucuronide-glycyrrhizin and glycyrrhetinic acid by β-glucuronidase from Aspergillus terreus, howeve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endo-exo β-1,2 and β-1,3 glycosidic bonds of GL has been unknown which is difficult for sepe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zyme bond specifity and catalytic efficiency, conserved domain, nonconserved domain and catalytic center of AtGUS will be mutated according to three-dimentionalstrucuture of AtGUS by X-ray. Library of mutated enzymes would be constructed. Enzymes with high activity and only one product will be modeled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dimentional crystal structure and mutated sequence and the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research of endo-exo catalyase substrate of β-glucuronidase will be revealed. This resear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of endo-exo molecular recognitionof glycyrrhizinand will provide practical instruction of glycoside compounds biological modification.

土曲霉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AtGUS)在转化甘草酸的同时,生成了具有更高价值的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和甘草次酸,但产物是混合物导致后续分离很困难。由于该酶同时外切甘草酸的β-1, 2糖苷键和内切β-1, 3糖苷键的分子识别机制不清楚,致使很难进行理性设计该酶,从而催化生成单一的产物,为此本研究拟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AtGUS进行晶体结构解析,分析其结合结构域和催化结构域,并对该酶的保守结构域、非保守结构域及催化识别中心分别进行改造,得到AtGUS重组基因文库,进行原核表达及其酶学特性研究,筛选催化底物特异性好、催化效率高的突变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其催化特性改进的原因,进而从分子水平揭示AtGUS如何识别底物甘草酸的内外切糖苷键分子识别机制。本研究将为糖苷酶的内外切特性转换的定向改造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糖苷类化合物的高效生物转化提供实践指导。

项目摘要

课题组前期从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Li-20克隆到β-葡萄糖醛酸苷酶AtGUS-WT,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异源表达,通过对该酶的C-末端非保守序列65aa截除研究,得到了酶活提高3.2倍的突变体AtGUS-3t,但酶结构对催化功能的影响机制仍不清晰,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AtGUS-3t水解甘草酸的催化产物存在杂泛性问题。本课题基于其生物信息特征,从分子水平上对该酶的底物识别催化机制进行探讨,并通过理性设计的方法对AtGUS-3t进行了催化性能改造,从而提高了其催化效率和底物特异性。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多序列比对、结构比对和分子对接的方法对β-葡萄糖醛酸苷酶识别催化底物的催化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用定点突变的实验方法进行了验证。确定了高度保守的Glu416和Glu507位点是AtGUS酶的催化位点,Asp163、His334、Asp457、Phe472、Lys571是酶结合底物甘草酸的必要氨基酸残基。.(2)基于催化结构域TIM桶loop区域的理性设计,探究了关键位点对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构分析表明,位于活性位点附近loop7和loop8上的保守残基Thr512和Arg565与底物可形成氢键,通过定点突变获得了比活力提高了1.78倍的突变体T512S和底物特异性明显提高的突变体R565E。Arg565位点突变为带负电荷的谷氨酸,其催化产物只有GAMG。.(3)对突变酶进行纯化并进行催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T512S(Km 0.136 mmol/L)对底物甘草酸的亲和力比野生酶(Km1.549 mmol/L)提高了,催化效率(kcat/Km 152.33±3.50 mmol-1·L·s-1)是野生酶(kcat/Km 10.94±0.15 mmol-1·L·s-1)的13.92倍。突变体R565E(Km0.192 mmol/L)对底物甘草酸的亲和力提高了,催化甘草酸转化生成GAMG的产率为85%,水解反应终止时GAMG的产量是野生酶的7.32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DOI:
发表时间:2017

刘艳丽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40404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0061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6301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174710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5167914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0909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57233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03137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6007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904149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0086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407126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同源寡聚至单体的催化结构演变

批准号:2170601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刘护
学科分类:B081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β-D-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糖基化及其催化识别研究

批准号:2097601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李春
学科分类:B0812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一种新型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分子催化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

批准号:20676060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卢定强
学科分类:B081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β-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解析高含量黄芩素形成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81903740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姜丹
学科分类:H320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