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高山峡谷复合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脆弱性及整合性,依据区域生态风险分布特征,生态风险评价拟按"三级风险评价"的评价框架进行研究。利用3S技术,从危险度、脆弱度、风险度评价、损失分析几个部分构建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系统的构建,拟定"驱动力- - 压力- - 状态- - 响应- - 控制"控制指标模型体系,并量化计算,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同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健康状况和生态安全空间分异格局。为生态风险管理的决策和执行提供科学基础,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的生态安全空间分异区划,在各级系统阈值范围内,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功能,保护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三江并流"高山峡谷生态系统,为区域尺度的开发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针对“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高山峡谷复合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脆弱性及整合性,依据区域生态风险分布特征,生态风险评价按“三级风险评价”的评价框架进行研究。利用3S技术,从危险度、脆弱度、风险度评价、损失分析几个部分构建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系统的构建,构建了DPSIR控制指标模型体系,并量化计算,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同时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健康状况和生态安全空间分异格局。主要内容包括:.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安全保护研究:根据研究区生态系统特征,分析了生态脆弱度与风险源危险度,提出了生态安全保护规划要点,并构建三江流域高原湿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区核心区域香格里拉县景观生态格局分析:1989-2006年香格里拉县景观格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景观斑块数增加破碎化程度增大;景观的整体形状复杂化;景观多样性程度变小;基于自动细胞机模型研究区月亮山景区景观动态模拟:对4种情景演变进行了趋势模拟;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研究区香格里拉县景观动态变化预测:景观动态模拟和预测为生态安全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研究区福贡县生态重要性评价:结果表明了研究区生态极重要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43%;生态很重要地区占48.01%。.研究区香格里拉县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与评价及生态足迹随时间的变化及动态预测,结果表明:2002-2008年该县人均生态足迹增加,生态承载力下降。根据生态压力指数分析,2002-2004年属于生态较安全期,2005-2007年属于生态稍不安全期,从2008年起进入较不安全期。运用灰色系统方法预测了2009-2013年生态压力指数的动态变化。研究区香格里拉县及福贡县生态功能区划及生态规划研究和基于安全格局的研究区香格里拉县生态用地规划研究:基于生物多样性目标得到了低、中、高三个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用地。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生态风险评价:做了生态脆弱度与风险源危险度的分析。研究区红山片区生态安全区域分异研究:根据DPSIR模型,经过加权计算得到各乡镇1990及2006年的综合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值,即生态安全区域分异。.本项目检验了景观生态学中的理论和假说,同时加深、拓广了风景园林规划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成果对三江流域地区及类似地区生态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态风险及其空间分异研究
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产业生成时空分异规律与机制研究-以张家界为例
中国《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重要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宿主和媒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干扰计算机模拟与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