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V感染极易慢性化的趋势说明机体免疫系统对于HCV的清除是不成功的,近期研究表明,自然杀伤细胞(NK)的功能受损是形成HCV慢性感染的关键因素,但是NK细胞在抗HCV感染免疫中的具体功能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已知NK细胞受体KIR2DL3与其配体HLA-C1基因组合与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HCV清除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其功能基础不清楚,本研究在提出"携带KIR2DL3/HLA-C1基因组合个体的NK细胞具有较强的抗HCV活性"假设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不同基因型个体NK细胞体外对HCV FL-J6/JFH1感染CD4+ T细胞株抑制活性的差异,比较KIR2DL3+ NK细胞表面CD107a的表达水平,证实KIR2DL3+/HLA-C1基因组合与NK细胞体外抑制HCV复制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深入认识NK细胞抑制HCV复制的分子机制,为设计新的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治疗措施和疫苗研制提供重要依据。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球大约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且极易慢性化,其中的10-20%发展成肝硬化,并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的功能受损及CD4+ T细胞的感染是形成HCV慢性感染的关键因素。 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Ig-like Receptor,KIR)是NK细胞受体中特别重要的一类受体,近年研究发现,不同的NK细胞受体KIR与相应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体基因组合与多种疾病具有相关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KIR2DL3 /HLA-C1基因组合与HCV的清除具有明显的相关性。KIR2DL3/HLA-C1基因组合与NK细胞体外抑制HCV复制的活性之间是否也存在类似情况值得从分子机制方面深入研究。能否建立HCV体外细胞模型,并在体外对CD4+T成功感染成为关键。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40例随机健康人群进行了KIR及HLA-Cw位点基因分型,提取了不同基因型个体的NK细胞及CD4+ T细胞,建立了HCV(J6/JFH)体外细胞培养系统,并用上述培养系统产生的病毒颗粒成功的对CD4+ T细胞进行了感染。分型结果显示:40例样本中HLA-Cw位点HLA-C1基因出现频率较HLA-C2高,且HLA-C1C1出现的频率较HLA-C1C2高;KIR基因型中,以3DL1、2DL1、2DL3、2DL4、3DL2、3DL3、2DP1、3DP1、2DS4出现频率较高,而3DS1、2DS1、2DS2、2DS3、2DS5、2DL2、2DL5出现频率较低;KIR2DL3+/HLA-C1C1例数较KIR2DL2+/HLA-C1C1多。以上可见,KIR2DL3+/HLA-C1基因型组合以KIR2DL3-2DL3/HLA-C1C1者较多,占总样本数52.5%。在HCV体外培养系统构建中,我们发现HCV(J6/JFH)Huh-7.5细胞株体外培养系统可产生具有感染作用的HCV病毒颗粒,且HCV可在体外对人CD4+ T细胞进行感染。本项研究证明,除肝细胞外,HCV可在体外对CD4+ T细胞进行感染,为进一步研究HCV极易慢性化的机制和确定KIR2DL3/HLA-C1基因型组合与NK细胞体外抑制HCV复制的相关性奠定了重要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细胞应激颗粒形成与丙型肝炎病毒复制关系的研究
脱氧核酶抑制流感病毒复制的体外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培养和细胞模型的建立
2α型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克隆及复制子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