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胡焕庸线”的中国人口分布时空格局演变及其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同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60112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9.00
负责人:李扬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靳京,刘雷,李力
关键词:
人口分布“胡焕庸线”时空格局演变资源环境承载力协同度
结项摘要

“Hu Huanyong line”, also called Heihe(Aihui)-Tengchong line, is one of the classical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in human-economic geography in China. It stretches from the city of Heihe to Tengchong County, diagonally across China. This imaginary line divides the territory of China into two parts: the west of the line with 64% of the area but only 4% of the population, while the east of the line with 36% of the area but 94% of the population (1935). With the advance of national new urbanization, the question of Premier Li Keqiang about “Hu Huanyong line” aroused concerns and discussions of the community. The rational layout of population at the two parts of “Hu Huanyong line” has become the key to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100 million people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and to determine sound strategies for new type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six censuses and resource-environment factors data, using GIS technology, this program explores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f China’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during 1953-2010, derives the integrate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from building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including five factors, which are land, water, ecosystem, environment quality, and natural disasters, based on “short-board effect”, estimates the synergy degree betwee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and discusses the regional regulation policies of rational pop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macro layout. This program is not only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human-economic geography theory, but also an urgent task facing to the national strategy demand.

“胡焕庸线”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典理论成果之一。它是一条由从黑龙江黑河(爱辉)到云南腾冲大致呈45度倾斜的直线,把中国分为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的两部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李克强总理提出如何破解“胡焕庸线”的疑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怎样合理布局“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成为解决中西部1亿人就近城镇化以及科学确定东西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本项目基于6次人口普查与各类资源环境要素基础数据,运用GIS技术,探究不同时间截面人口空间分布及其格局演变;构建基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自然灾害等5类单项要素评价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依据“短板效应”原理得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测算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同关系,提出人口合理分布和优化城镇化宏观布局的分区域调控政策体系。这是一项既具有人文—经济地理学理论意义、又直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亟需开展的课题。

项目摘要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需要新的审视。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如何破解“胡焕庸线”的疑问,说明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执政以来对人口与城镇化战略的高度重视。在这种历史和时代背景下,亟需从更多的视角和尺度去比较、透视、解析和辨明中国人口时空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同关系,为未来人口合理布局及新型城镇化道路走向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围绕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本项目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第一,梳理了当前国内外人地关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方法的评述与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第二是采用第一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ArcGIS平台,分析了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的人口规模、比重和密度的演变分异规律;第三是采用地理探测器的方法,对胡焕庸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分异性特征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尝试解释中国人口分布特征变化的原因及其机制;第四是借鉴空间流分析方法,运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对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流流场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国内外人地关系的研究尚存在问题,未来人地关系研究方法的重点方向包括人文与自然交叉学科的综合集成研究等方面。(2)中国人口分布是极不均衡的,且胡焕庸线揭示的人口东密西疏格局在较长时期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原因是由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但通过积极的政策引导和合理的空间组织,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和更好质量的城镇化,中部亦然。(3)胡焕庸线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人口分界线仍基本保持稳定,但从空间统计学分异特征来看该分界线仍可进一步优化调整。从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看,尽管总体上,经济发展类因素对于人口空间分布影响不断增强,但三大阶梯等自然地理本底条件依然对中国人口分布有着重要影响。(4)中西部地区仍为重要的人口迁出来源地,人口迁入中心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几个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且省际的人口迁移对全国的人口空间分布影响不大。.本项目取得了一系列人口空间分布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数据,为科学制定合理的人口空间分布政策、完善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具有显著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5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李扬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073134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80426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7702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7292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0212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30602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30116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00065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7020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80505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77703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0021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0341031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81100326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10502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50316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508171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7104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900881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7023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77121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371066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0098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70665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7101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776039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00046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30135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901425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7317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403020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7151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0259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GIS “胡焕庸线”以西人口增量空间分布与环境承载力研究

批准号:4150147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肖函
学科分类:D011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变化环境下水资源时空格局演变图化方法研究

批准号:5130924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严子奇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的岸线功能格局演变与调控机理研究

批准号:4167112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强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近500年来中国农业空间格局演变及其环境影响

批准号:4137114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韩茂莉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