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 “胡焕庸线”以西人口增量空间分布与环境承载力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0147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肖函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银辉,李彤,刘珍,王方建,周宇,张炳华
关键词:
人口增量承载力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布胡焕庸线
结项摘要

In order to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s a kind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s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in which all the surrounding rural residents will be involved. This will surely change the curren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from the east to west. Although vast in area, the west regions are relatively more vulnerable ecologically,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conduct an in-depth study on population increm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With a powerful capability of processing and analyzing reg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data, GIS can help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 risk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from a spatial perspective and in a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ner. Using GIS spatial analysis, this project aims to provide a visualized assessment and analysis of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on the west of the “Hu Line” (or the “Heihe-Tengchong Lin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water resources distribution and land use, and in preferable condition regarding renewable energy &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ind a correlation of large-scale human immigration, on the surface radiation heat balance and water cycle balance et al and the natural law of sustainable growth..An analysis will be made on the feasible and scientific distribution of future population incre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which will not aff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also seeks to find a more scientific solu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e west of the “Hu Line”,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hina’s urbanization.

为缓解中国东西部发展日趋失衡问题,国家“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思路将会加速推进从东到西的人口重新分布。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以可持续发展为大前提的人口增量空间分布与环境承载力研究极为重要。本项目将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土地可利用类型为基础、可再生能源为参考、水资源分布为限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优化条件,对“胡焕庸线”以西地区进行人口承载空间可视化评估与分析;对地表时空多变要素进行定量遥感分析与反演,发现大规模人类活动对地表覆盖变化、地表辐射热收支平衡、水循环平衡等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增长规律的相关性;在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约束因素下,倒逼分析未来西部人口增量的可行性科学布局。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最终成果可以为我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人口空间分布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项目摘要

项目组通过空间遥感观测和数字地球手段,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应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就与人地关系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资源支撑和生态环境三大问题,以水资源分布为基础、土地利用类型为参考、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为优化条件,选取新疆昌吉州为典型区域进行深入探究、模拟和测算;并对“胡焕庸线”西南半壁进行了宏观人口布局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西地区新型城镇化人口空间布局问题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1)构建了新疆昌吉州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计算模型、人均需水量预测模型和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提出了昌吉州研究人口增量的空间分布优化配置可能。主要结论:昌吉州人居适宜性指数整体偏低;优化用水结构后,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可提高约至205.14万人,承载人口可再增加63.88万人。其中,玛纳斯县人口增长潜力最大,呼图壁县次之,阜康市、吉木萨尔县和奇台县潜力大致相同,昌吉市和木垒县人口数量可增长量为负值人口数量已经超载,并且昌吉市环境压力最大。.(2)受人居环境适宜性限制,“胡焕庸线”以西不可能实现人口的大面积近均匀分布;改善高能耗尤其高耗水的产业结构,建设水土资源相匹配的城市发展模式,打造水资源禀赋特征相符的宽敞舒适的干旱区城市模式;承东启西、南北互济,构建美丽中国“中脊带”和借助“一带一路”优先大力发展沿线城市是循序推进西部发展的方案之一。.项目发表期刊论文2篇,指导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1篇,项目负责人结合项目研究结论参与完成中国科学院呈送中共中央、国务院报告1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3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4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肖函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胡焕庸线”的中国人口分布时空格局演变及其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同度研究

批准号:4160112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扬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人口预测模型的人口空间分布时间动态模拟

批准号:4100123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英安
学科分类:D0114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GIS技术的中国儿童矮小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环境归因分析

批准号:4157137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知新
学科分类:D01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人口与环境指标体系和空间特征研究

批准号:49671070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刘岳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