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WHO)最近确认长期从事倒班工作能引起人体的生理节奏紊乱,倒班是可能的人类致癌危险因素。夜光暴露被认为是影响倒班人员生理节奏紊乱的重要危险因子。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可能与现代社会夜光暴露的增多而导致的生物节律紊乱有关;而生物节律受生物节律基因所调控。为了更深入研究倒班、夜光暴露及生物节律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本研究拟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一方面通过问卷搜集详细的倒班、夜光暴露和可能的乳腺癌环境危险因素信息资料,另一方面测定主要生物节律基因CRY2, PER3,NPAS2和 CLOCK等SNPs位点的多态性,以分析倒班、夜光暴露因素和生物节律基因及其交互作用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于确定可能的乳腺癌易感分子标志物、高危人群的筛选、良好工作制度和作息时间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预防乳腺癌这一严重威胁现代女性生命健康的疾病提供流行病学的重要科学依据。
本研究是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倒班、夜光暴露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所有病例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收治的首次病理确诊的新发乳腺癌患者;对照来自同期同医院同科室经病理确诊的乳腺良性疾病病人。对每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标本采集。对白细胞标本进行整理,发现909例有足够的标本,对这些标本进行DNA提取和SNP检测,其中899例标本(454例乳腺癌病例和445例对照)获得SNP检测结果,进入最终的分析。.经过分析发现,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平均年龄、BMI、婚姻状况构成、教育程度、吸烟和饮酒情况等特征的分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倒班和夜光暴露等因素的分析发现,病例组与对照组人群倒班和夜光暴露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年龄等因素调整以后,开灯睡觉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增加,OR值及95%CI分别为1.98和0.88-4.44。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SNP检测结果的分析发现,在27个SNP位点中,有3个位点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显著不同,分别为PER1基因的rs3027188位点、NPAS2基因的rs2305160位点和CRY2基因的rs2292912位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褪黑素介导的生物节律改变在倒班所致肥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生物节律基因在仿刺参夏眠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多环芳烃暴露在新疆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倒班相关睡眠障碍与倒班耐受性及其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机制的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