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气单胞菌WS菌株中与黑色素形成相关的独特酪氨酸酶基因的功能分析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0077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0.00
负责人:陈向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武汉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彭珍荣,余顺兵,杨明圆,柴保中,吕杰,晋婷婷
关键词:
L多巴黑色素气单胞菌酪氨酸酶基因结构
结项摘要

黑色素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一类天然色素,能提高生物生存、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开发价值。中间气单胞菌WS是我们近年来筛选获得的一株新的黑色素高产菌株,已证实该菌的黑色素通过酪氨酸酶途径以L-多巴为中间产物合成。该菌酪氨酸酶的最适作用pH范围及分子量与大多数细菌的同类酶明显不同,编码基因也不符合典型酪氨酸酶的保守序列特征,位于一个推测的操纵子结构中,且含有信号肽序列,并有可能是在周质空间行使跨膜运输功能的双重功能蛋白,后二种情况在细菌酪氨酸酶基因中未见报道。本研究将对该独特酪氨酸酶的基因结构与功能开展系统研究,所获结果在理论上将有助于进一步扩展对细菌酪氨酸酶基本特性及多样性的认识,为黑色素形成途径和生物学功能相关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新的实验证据。在应用上还将有助于今后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高酪氨酸酶活力的重组菌株,提高细菌黑色素、L-多巴以及酪氨酸酶的应用、开发水平。

项目摘要

黑色素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的一类天然色素,能提高生物生存、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开发价值。中间气单胞菌WS是近年来筛选获得的一株新的黑色素高产菌株,该色素在作为生物农药光保护剂以及防晒化妆品添加剂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此外,一些气单胞菌菌株能引起鱼类疾病,黑色素被认为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但目前对气单胞菌黑色素形成的机理及生物学意义尚了解有限。本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对早期认为的WS菌株酪氨酸酶编码基因tryA进行敲除突变,但突变株的产黑能力及多巴活性染色结果与原始菌株相比区别不大,说明tryA可能并非是该菌黑色素形成的关键基因。为确定黑色素形成的分子机理,采取转座子插入突变的方式,从大约2万个突变株中最终筛选获得了12株黑色素合成能力下降的突变株,其中2株突变株基本不形成色素,其余10株色素产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通过tail-PCR结合转座子挽救的方法一共确定了9株色素弱产突变株的突变基因,发现其中5个都与尿黑酸代谢途径有关。进一步通过HPLC技术也确实在WS培养液中同时检测到了多巴和尿黑酸二种中间产物的存在,说明该菌可能同时拥有通过多巴途径合成的真黑素和通过尿黑酸途径合成的脓黑素。结合WS 菌株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对预测的尿黑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与色素形成的相关性进行了验证,发现其中负责催化4-羟苯丙酮酸合成尿黑酸的hpd基因对色素合成至关重要。hpd敲除突变株基本失去了色素形成能力,说明脓黑素才是WS菌株的主要黑色素成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尿黑酸代谢途径在气单胞菌属中普遍存在,具有色素形成能力的中间气单胞菌WS菌株、杀鲑气单胞菌AB98041菌株,以及不具色素形成能力的嗜水气单胞菌XS91-4-1菌株的hp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时均能使后者形成黑色素,说明黑色素在气单胞菌中的形成存在其它的调控机制。我们的研究还发现过氧化氢酶编码基因的缺失会导致WS菌株的多巴途径合成黑色素过程被抑制,说明该酶可能是WS菌株中真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类。本研究的结果揭示了中间气单胞菌WS菌株黑色素形成的分子机理,扩展了对细菌黑色素形成机制多样性的认识,这为今后进一步探究气单胞菌黑色素的生物学意义特别是与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在应用上也将有助于今后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细菌黑色素的形成能力,提高其应用、开发水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4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5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陈向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070010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00501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0150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0436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185010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70273004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0924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670041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471305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27014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407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571075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470032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73101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批准号:6087102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124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7127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0572026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17300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0772011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0.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770052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9970055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8.7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400422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57017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71050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0042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5400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30772076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气单胞菌属细菌的黑色素形成分子机制及相关生物学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批准号:3177005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陈向东
学科分类:C010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iTRAQ技术的维氏气单胞菌强弱毒菌株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批准号:3120192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单晓枫
学科分类:C180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黄单胞菌基因组中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批准号:30270027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钱韦
学科分类:C0104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棉花黄萎菌黑色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批准号:3116035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黄家风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