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被认为是细胞遭遇应激状态时在胞浆内形成的存放和保护mRNA和蛋白质的微体,参与决定mRNA的命运。有研究表明,许多RNA病毒复制同SG相关,可以被其抑制或促进。本室前期研究发现SG关键组成蛋白G3BP(Ras-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binding protein)参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复合体组成并为HCV复制所需,提示SG可能在HCV复制中发挥作用。本项目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细胞内应激颗粒(SG)形成与HCV复制的关系,明确病毒感染不同阶段中细胞内应激颗粒的状态及G3BP等SG组成蛋白在HCV基因翻译,复制以及病毒包装中的作用。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HCV复制及致病机制,有望为发展新的抗HCV策略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SGs)被认为是细胞遭遇应激状态时在胞浆内形成的存放和保护mRNA和蛋白质的微体,参与决定mRNA的命运。有研究表明,许多RNA病毒的复制同应激颗粒相关,可以被其抑制或促进,同时应激颗粒也可能被病毒所调控或影响。本室前期研究发现应激颗粒关键组成蛋白G3BP(Ras-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binding protein)参与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复合体组成并为HCV复制所需,提示SGs可能在HCV复制中发挥作用。本课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了细胞内应激颗粒(SGs)形成与HCV复制的关系,发现HCV感染各个阶段仅在少数细胞中诱生应激颗粒(3%-13.4%);而HCV感染的细胞在受到低剂量的应激颗粒诱导剂(亚砷酸钠,NaAsO2)的刺激下产生应激颗粒的比例低于未感染细胞,提示HCV感染可能对应激颗粒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作用可能通过病毒复制酶NS5B蛋白与G3BP1蛋白的相互作用实现;这种抑制可能有助于病毒维持低水平复制。另一方面,对SGs组成的关键蛋白G3BP1及TIA1等在HCV复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干扰G3BP1或TIA1在HCV感染的早期(6-8小时)均能影响病毒RNA的稳定性;但在病毒感染晚期(24-48小时)这两个蛋白对HCV的影响则不同,siG3BP1明显抑制病毒复制,而siTIA1则对病毒的复制及翻译无明显影响;提示SGs组成关键蛋白在病毒感染的不同时期可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其中的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HCV持续性感染建立和维持机制,可能为开发新的抗病毒药物提供潜在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Heat stress and outdoor activities in open spaces of public housing estates in Hong Kong: A perspective of the elderly community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duces Cardiac Dysfunction in Mice Without Primary Cardiac Disease
Baicalin provides neuroprotection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ice model through Akt/Nrf2 pathway
细胞骨架与病毒复制的关系
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肝癌关系的分子机理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的研究
应激颗粒对新城疫病毒复制与先天性免疫的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