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底栖动物关键功能群DNA条形码及分子生物多样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7614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1.00
负责人:周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晓收,华尔,张凯,孙昕雨,娄杨,段文菲,Paul Hebert
关键词:
分子生物多样性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底栖动物DNA条形码多毛类
结项摘要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hange, marine biodiversity is facing huge threats, thus weakening the marine ecosystem functioning and service. Free-living marine nematodes and polychaetes are the middle links of benthic marine food web and play a key role in marine ecosystem functioning. They are also the ideal indictor taxa for marine ecosystem health and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rutine monitoring programs. Their biological diversity, however, were largely underestimated due to the peculiar taxonomic impediment in these groups. This study aims at initi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DNA barcoding tool which has been world-widely accepted, to study the biodiversity of free-living marine nematodes and polychaetes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hrough large-scale and multi-habitat sampling strategy; to improve DNA barcodong efficiency of the two taxa by high-throughput barcoding work flow and designing new primers; to establish DNA barcodes reference library for common nematode and polychaete species in Chinese waters, with the aid of international open access database (the Barcode of Life Database); to reveal the cryptic species diversity and molecular phylogeographic structure in the two groups; to explore the way of integrating DNA barcodes, phylogeny and community ecology of marine benthos. Our study will lay a concrete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ation of next genereration sequencing based environmental barcoding technology, in marine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an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进而削弱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和多毛类是海洋底栖食物网的中间环节,海洋底栖动物中两个关键功能类群,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生物已被纳入常规的生态监测中,然而其生物多样性却因形态分类的特别困难而被大大低估。本项目拟应用国际上已普遍接受的DNA条形编码手段,通过大尺度、多生境的取样策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我国海洋线虫和多毛类的生物多样性;通过高通量条形编码流程和新引物设计提高这两个类群的DNA条形编码效率;借助国际条形码数据库开放平台BOLD,建立我国海域常见线虫和多毛类种的DNA条形码参考库;揭示我国海洋底栖动物关键功能群的隐存物种多样性和分子亲缘地理学结构;探讨将DNA条形码、系统演化与海洋底栖群落生态学相整合的研究途径,为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环境条形编码技术在海洋生物多样评估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项目摘要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和多毛类是海洋底栖食物网的中间环节,海洋底栖动物中两个关键功能类群,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生物已被纳入常规的生态监测中,然而其生物多样性却因形态分类的特别困难而被大大低估。. 本项目应用国际上已普遍接受的DNA条形编码手段,通过大尺度、多生境的取样策略,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我国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和多毛类的生物多样性。通过本项目的开展,完成了项目设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大部分预期目标,取得了如下重要结果和关键数据:1. 在对我国陆架海(黄渤海、东海、南海北部),内湾和潮间带(岩礁海藻、沙滩)不同生境的大型、小型底栖动物大尺度取样基础上,整合研究了底栖动物关键功能群的丰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大尺度分布格局;2. 借助国际条形码数据库开放平台BOLD,首次建立起我国海域常见多毛类和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两个DNA条形码参考数据库,分别完成了对1370个个体,近200种多毛类和其他大型底栖动物类群以及232个个体,近 80种海洋线虫的DNA条形编码;3. 以线粒体基因COI-5P、16S和核糖体小亚基18S的DNA序列为基础,在我国沿海分布的173个不倒翁虫中鉴定出隐存种7个,对这7个隐存种进行了亲缘地理学和分子系统演化分析;4. 利用一代测序技术和DNA条形码方法对青岛湾污染指示种小头虫3个姊妹种Capitella spp. 进行分子鉴定,其中在排污口高潮区分布的种与Capitella teleta亲缘关系更为相近;5. 对DNA条形编码中所采用的分子标记的敏感性和编码成功率以及不同引物的扩增效率进行了充分评估,明确了18S核糖体小亚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低估分子生物多样性的缺点,但其具有相对于COI-5P更高的编码成功率,对底栖动物特别是海洋线虫的DNA条形编码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补充分子标记;6. 利用小头虫和线虫尝试开展二代高通量测序,成功完成4种不同引物对的17种海洋线虫的Mi-Seq平台高通量测序。. 本项目通过将DNA条形码、系统演化与海洋底栖群落生态学相整合的研究途径,为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DNA宏条形码在海洋生物多样评估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基于LASSO-SVMR模型城市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DOI:10.19679/j.cnki.cjjsjj.2019.0538
发表时间:2019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DOI:10.6052/1672⁃6553⁃2017⁃059
发表时间:2018

周红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1271180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07609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871097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2280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1301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70907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37061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0602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070299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77406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87291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2618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271512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0363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60001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4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7354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17113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173103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27121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73495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30820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87119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2365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72650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874027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650003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研究泰国北部两栖类生物多样性

批准号:3150184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陈宏满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外来物种沙筛贝对海洋底栖动物生态危害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40776066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蔡立哲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测序的楚科奇海和白令海鱼类多样性及丰度研究

批准号:4180621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海
学科分类:D061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底栖动物功能多样性对黄海冷水团季节演替的响应机制

批准号:4157613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晓收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6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