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是一个典型的半封闭的边缘海,深层水为日本海的热量和物质输运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有效的参数研究深层水的形成及相关环流过程对理解日本海的热量和物质输运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选择日本海3个特殊位置的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以磁化率各向异性为主的岩石磁学综合研究,在详细建立日本海末次冰期以来年代地层框架的基础上,深入认识日本海底层流演变规律;根据沉积物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的环境指示意义,探索重塑日本海底层流古流向和水动力环境的新方法;通过底层流古流向代用指标与其它岩石参数(ARM、S、SIRM等)和已有的地球化学数据变化特征对比分析,探讨底层流的演变规律与全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的成因联系,为开展底层流古流向和水动力环境研究积累资料,为古海洋学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
通过对日本海北部LV53-18-2岩心沉积物粒度、颜色反射率、孢粉及岩石磁学各参数综合分析,重建了日本海北部末次冰盛期(30ka)以来的环境演化特征,主要结论有:(1)底层环流系统在30-21ka显著减弱,随后逐渐增强,并显示了一定的周期性变化,指示了冰盛期时,由于全球海平面的降低,研究区远离了底层环流系统的影响;(2)日本海北部海冰的主要发生时期为21-19ka和14-9ka,反映了末次冰期后期的两个显著增温过程;(3)粉尘的输入变化则与亚洲内陆过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4)河流输入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周期性变化,而粘土含量在14ka表现为逐渐增长的趋势,反映了全新世以来物源区化学风化过程的增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2A66铝锂合金板材各向异性研究
巴东组泥岩水作用的特征强度及其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五彩湾煤热解的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
基于银屑病血燥证“燥湿互化,湿毒内生”研究养血解毒方对Stat3介导的γδT-KC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末次冰期以来日本海与兴凯湖古气候演化记录的对比研究
末次盛冰期以来湛江湖光岩玛珥湖的古地磁和环境磁学记录
末次冰期以来印尼穿越流次表层流时空变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末次冰期以来印度季风降雨在安达曼海中的沉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