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是甘蓝与白菜型油菜杂交后自然加倍的异源四倍体,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开花是影响油菜籽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因素。早花突变体是研究开花机理的理想材料,但甘蓝型油菜早花突变体非常少。对我们诱导出的早花突变体GX50的初步研究表明:其开花关键基因FLC的表达模式与亲本及模式植物拟南芥显著不同,并与其上游调节基因SDG8、下游靶基因SOC1等关系密切。本项目拟以甘蓝型油菜XY15和早花突变体GX50为研究对象,构建SSH cDNA文库,制备克隆的基因芯片,以GX50及亲本XY15 cDNA为探针筛选早花特异性表达基因,然后通过定量PCR等手段进一步验证,再将特异性片段与基因信息库中相应的EST进行同源比对,预测基因表达蛋白的功能,从而筛选出甘蓝型油菜早花的调节基因,初步阐明GX50的早花机理。本研究结果既可为选育出花期合适的早熟油菜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为特异性表达基因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项目对本实验室EMS诱导出的甘蓝型油菜早花突变体GX50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GX50的营养生长期为45-50天,较亲本XY15提前约60天开花。GX50在营养生长期间,叶片分化较快,比同期的XY15多1-2片真叶;开花时GX50植株茎杆相对纤细,叶片少而小,仅有8片基生叶(XY15开花时约12-15片基生叶)。然后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甘蓝型油菜XY15及其早花突变体GX50 的花芽分化过程,发现GX50在第3周就有花芽原基出现,第6周已经现蕾,而此时XY15尚未见花芽原基出现。在细胞水平上说明,GX50营养生长期很短,花芽分化非常早。为进一步了解GX50早花的分子机理,项目首先通过定量PCR等实验手段,发现BnaFLC2、BnaSDG8等开花相关的调控基因异常表达,尤其是BnaFLC2在GX50花芽分化前后的显著差异,显示GX50可能具有BnaFLC2开花依赖性,但序列分析显示基因正常,推测可能是其他调控基因发生了突变。然后我们对组蛋白甲基转移酶BnaSDG8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发现BnaSDG8具有H3K9me活性,构建载体转化拟南芥突变体sdg8,发现能够基本能够恢复sdg8的早花表型。全面筛选开花调控基因的SSH文库尚在构建中。. 项目发现了部分GX50早花调控基因,论文“Allotetriploid Brassica napus early-flowering mutant GX50 has BnaFLC2-regulated flowering”已经完成了审稿工作(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但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SSH文库正在进行中,本人指导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承担了本项工作,另有本实验室的一名博士研究生继续从事本项目中筛选出的基因BnaSDG8的功能研究。. 项目较好的完成既定研究任务与目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缅甸中部抹谷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作用及对特提斯演化的启示
护阳养坤方通过JNK-p38/P65-NF-κB通路对卵巢颗粒细胞的保护机制研究
早花变异枳LFY基因的启动子结构及表达调控机制研究
镉低积累甘蓝型油菜的筛选及表达谱分析
矽肺microRNA特异性表达谱及其靶基因筛选鉴定研究
旋毛虫期特异性基因高效表达及强保护性抗原基因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