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泥石是流体作用过程中水-岩反应的产物,形成于中低温压条件下。绿泥石成分具有非化学计量性,结构上具有可变性,其成分和结构特征记录了形成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丰富信息,从而具有-定的示踪意义。本项目拟采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我国2个具有代表性的沉积盆地:山东济阳-昌潍油气盆地(热盆)和新疆塔里木油气盆地(冷盆)中的成岩绿泥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绿泥石形貌、晶体化学和晶体结构的系统研究与对比,确定绿泥石特征参数与古地温的关系,建立沉积盆地成岩绿泥石矿物的演变序列,阐明其在成岩作用中的演变过程和形成机理,以及制约绿泥石成分与结构演变的各种因素。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分析和揭示盆地构造演化、盆地热埋藏史,以及油气成藏的动力学演变过程。因此,利用成岩绿泥石特征示踪盆地热演化的研究具有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古戏台传音的秘密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海南岛晚古生代沉积演化、物源示踪及对其构造属性限定
沉积盆地成岩作用的黏土矿物示踪研究
钨—锑—金喷流成矿与沉积盆地热动力演化
长江中下游新生代沉积物源示踪及其环境演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