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酸钙炉渣的理论最佳物相组成为12CaOo7Al2O3和γ-CaOoSiO2,它具有较好的氧化铝浸出性能,但杂质MgO的存在会形成难浸出四元化合物20CaOo13Al2O3o3MgOo3SiO2,并明显降低其氧化铝浸出性能。因此,本项目拟以含MgO的铝酸钙炉渣为对象,研究其在高温下的相平衡规律及机理。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高温下炉渣中主要含铝物相12CaOo7Al2O3和20CaOo13Al2O3o3MgOo3SiO2的形成规律;通过XRD、SEM、EDS能谱分析、差热分析等测试手段深入研究MgO对铝酸钙炉渣相平衡的影响机理;采取优化熔炼工艺、改变体系氧化钙的配入量、改变体系微量元素组成(Na2O、TiO2)等方法消除或降低MgO对铝酸钙炉渣物相组成和浸出性能的负作用,提高铝酸钙炉渣的氧化铝浸出性能,并通过上述测试手段确定其消除或降低MgO负作用的影响机理,为铁铝共生矿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MgO是铝酸钙炉渣中含量相对较多的杂质之一,在熔炼铁铝共生矿过程中,MgO会和炉渣中的其它物相反应,形成四元化合物20CaO•13Al2O3•3MgO•3SiO2(Q相),从而改变炉渣的物相组成,恶化炉渣的Al2O3溶出性能和自粉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高温下含MgO铝酸钙炉渣的物相组成及主要含铝物相12CaO•7Al2O3(C12A7)和Q相的形成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马尔文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手段深入研究MgO对铝酸钙炉渣相平衡的影响机理;通过改变物料配比、添加CaSO4或者Na2SO4、改变烧结制度等方法消除或降低MgO对铝酸钙炉渣物相组成和浸出性能的负作用,提高铝酸钙炉渣的氧化铝浸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在C/A为1.4,A/S为1.3的体系下,炉渣中Q相含量随MgO的含量增加而增加,Al2O3溶出性能随之下降,MgO的存在会降低较低烧结温度下炉渣自粉性能;(2)提高溶出温度、增加碳碱浓度、减小颗粒尺寸、延长溶出时间都有利于提高Q相中Al2O3的溶出率;(3)Q相形成为吸热反应,形成温度在1300℃左右,它的形成是在一定温度下钙铝酸盐与游离氧化镁反应的结果;(4)根据液-固、固-固反应动力学理论,测得了Q相溶出及形成的动力学参数;(5)CaSO4在含MgO的炉渣体系中作用机理为:在C/A为1.4,MgO为4%的条件下,当A/S≤2时,CaSO4受热分解产生CaO,提高C/A,促进12CaO•7Al2O3的合成,最大溶出率提升至91.34%;当A/S=3时,合成3CaO•3Al2O3•CaSO4提高含MgO铝酸钙炉渣的溶出率和自粉性能,最大溶出率提高到91.02%。Na2SO4中的Na+固溶入2CaO•SiO2,取代部分Ca2+,起到提高钙比的效果,促进12CaO•7Al2O3的合成,最大溶出率可达100%;(6)在1350℃,快速升温的烧结制度有利于改善低C/A、A/S条件下含MgO熟料的Al2O3的溶出性能。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Viscosity Prediction Model for Blast Furnace Slag with High Al2O3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铝酸钙炉渣物相组成及冷却过程相变规律的研究
含铬高钛型高炉渣粘流特性及高温物相转变规律研究
含锶钡硫铝酸钙水泥水化体系构效关系的研究
用攀钢含钛炉渣制备导电材料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