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采用抑制削减杂交(SSH)技术在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筛选到与小麦花发育调控基因TaAGL7高度同源的EST-S020,通过电子克隆及RT-PCR方法获得其全长cDNA,命名为TaAGL7-N。对其生物学效应综合分析发现,不育系中高水平的TaAGL7-N可能会使黏类小麦花发育进程受阻,进而导致雄性不育。本课题拟对TaAGL7-N在黏类小麦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采用Real-Time PCR、原位杂交技术分析TaAGL7-N在小麦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进一步查明受TaAGL7-N调控的靶标基因;其次构建TaAGL7-N过表达载体,干预近等基因系小麦的花发育进程,进而剖析其在小麦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该研究的结果将丰富小麦雄性不育相关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和新品种分子设计奠定基础。
MADS-box基因家族编码真核生物中参与多种重要生物过程的转录因子。研究表明在被子植物中,MADS-box基因家族不仅参与花发育的过程,还参与了如生长点的确定、春化过程、果实成熟、种胚的发育等多种重要发育的调控过程。本项目利用QT-PCR方法对其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深入了解小麦MADS-box基因TaAGL7-N的生物学功能,以期深入了解其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该基因在苗期表达量较低,但到了生育后期表达量突然升高;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35S驱动的GFP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表达;将TaAGL7-N超量表达转化拟南芥,对转基因株系进行表型鉴定,发现与野生型对照相比整株表现花期提前,多数种荚表现空瘪败育,但偶有正常种荚,电镜扫描结果显示花粉发育正常。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甘肃、青海地区小麦条锈菌监测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优质高产强筋冬小麦新品种-金石农1号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不同初始虫口密度赤拟谷盗成虫危害对小麦粉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研究
HMGB1-mediated autophagy promotes gefitinib resistance in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K型和V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
线粒体基因组与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受条锈菌诱导的小麦类受体激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小麦淀粉特性和Waxy蛋白的遗传及其与小麦品质关系研究